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綠色貸款余額增速均超20% 上市銀行爭先雙碳風口

隨著上市銀行2021年三季報披露完畢,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輪廓浮出水面。10月31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A股上市銀行中共有郵儲銀行、建設銀行2家國有大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以及貴陽銀行、南京銀行、江陰農商行在內的多家城、農商行在三季報中披露了綠色金融業務數據。從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多家銀行綠色貸款余額增速均超20%,更有部分銀行增速高達100%以上。

北京商報

綠色貸款余額增速均超20%

在已披露綠色貸款余額情況的銀行中,建設銀行截至今年9月末,綠色貸款余額為1.8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732.08億元,增長25.78%。國有大行中,郵儲銀行綠色貸款增速超過20%,截至9月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3467.4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3.42%。

股份制銀行也在不斷加大綠色貸款的投放力度,截至今年9月末,平安銀行綠色信貸余額為531.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4.3%。浦發銀行綠色信貸余額為3063.67億元,其中長三角區域綠色信貸余額1226.3億元,占全行綠色信貸余額的40.03%。

城、農商行在綠色貸款方面的增速也較為迅猛,截至今年9月末,上海銀行綠色貸款余額264.4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5.17%;南京銀行綠色金融貸款余額931.6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56.94億元,增幅38.08%;江陰銀行綠色信貸規模較上年末增長22%;貴陽銀行綠色貸款余額206.33億元,綠色貸款在貸款總額中占比達10.28%。

除了綠色貸款數據外,不少銀行還披露了綠色債券發行、承銷情況。例如,浦發銀行在三季報中表示,該行共承銷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及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合計119.8億元,其中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承銷金額84.8億元;滬農商行在報告期內落地了首單綠色超短期融資券主承銷項目;貴陽銀行透露稱,該行成功推動西部地區首單綠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債務融資工具發行。

對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發力綠色金融是支持我國達成“碳達峰”“碳中和”非常重要的引導性和資金型因素。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孫揚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是市場上資金的重要源頭,所以國家非常強調銀行等機構的綠色金融發展,要有具體的綠色金融貸款/債券產品,要有行內匹配的綠色金融信貸政策、風險政策以及考核機制,才能為“碳達峰”“碳中和”做真貢獻。另外,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國家鼓勵綠色經濟、碳經濟,金融機構當仁不讓必須緊跟國家政策的步伐,這是金融機構的使命。

從全行業數據來看,金融機構綠色貸款增速正在提升,央行日前公布的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2021年三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4.78萬億元,同比增長27.9%,比上季末高1.4個百分點,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6.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2.74萬億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6.98萬億元和2.91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6.9%。

推動技術創新加速

為助力綠色金融發展,各家上市銀行在相關業務流程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例如,郵儲銀行在三季報中透露稱,已正式成為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支持機構。民生銀行將綠色金融與客戶基礎服務形成有效結合,并持續迭代升級碳金融服務體系;浦發銀行聚焦“雙碳”目標,打響“浦發綠創”品牌;中信銀行則提升了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綠色信貸占比,加強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管理。

在10月20日-22日舉辦的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監管層釋放積極信號鼓勵金融機構發力綠色金融。央行行長易綱指出,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是未來一段時期金融領域的重點工作,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可發揮巨大作用。人民銀行正在研究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清潔能源發展,強化能源總體的供應能力。

對商業銀行來說,下一步如何通過產品和服務創新,多渠道滿足綠色金融服務的需求,優化改造綠色信貸管理系統至關重要。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看來,考慮到我國能源結構狀況,在確保能源供需基本穩定、不影響經濟基本需求的情況下,主動采取措施積極推動國內能源體現綠色轉型發展是重要抓手之一,應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資源向綠色能源及產業傾斜,推動綠色技術加快創新。

周茂華進一步分析稱,需要強化綠色項目審計與信息披露;其次,可借鑒國際經驗或創新環境氣候風險評估模型,對項目相關風險進行量化,提升綠色信貸環境風險可識別度;同時,商業銀行可在綠色項目信貸前、中、后風險評估模型中引入環境風險量化分析,提升綠色項目風控效率。(記者 宋亦桐)

關鍵詞: 綠色貸款 余額增速 上市銀行 雙碳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