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老房子“改”出新生活——欽州市靈山縣城鄉融合發展見聞

在“中國荔枝之鄉”欽州市靈山縣,每天一大早,許多群眾來到人民廣場休閑娛樂。“只要不下雨,大家早晚都會來廣場跳舞、散步。”居民梁小丹說。

清風徐徐,綠樹成蔭,水波蕩漾,美好的生活環境是靈山縣多年來發展變化的真實寫照。

在靈山中學教職工宿舍西區,退休教師何興靈每天都會在家門口的藍色步道上健步走幾圈。

“我們學校的教工宿舍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這兩年得益于危舊房改造,不僅對排污排水、供水、供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改造,對危舊房外墻破損、有安全隱患的地方進行了修繕維護,還將門口的荒地‘變身’口袋公園、泥濘土路變成瀝青路,老房子‘改’出新生活。”何興靈興奮地說,昔日生活環境不盡如人意的宿舍區,如今煥然一新,成為學生們的晨讀角,老師們休閑的好去處。

何興靈家的變化,是靈山危舊房改造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全力推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開工改造36個老舊小區,1533戶居民受益。同時,抓緊推進鳥官塘城中村棚戶區項目建設。這個總投資達3.6億元,占地面積40畝,規劃建設8棟住宅樓共1031套房的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預計今年可申請竣工驗收,村民們搬進新房指日可待。

在不斷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同時,靈山縣聚力發展產業、促進就業,進一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近日,記者走進靈山縣十里工業園的廣西烯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醫用防護服加工車間,只見縫紉機、裁剪機、鋪布機、壓條機等幾十臺機器一字排開,忙碌的“嗒嗒”聲不斷在耳邊作響。

“我們是一家生產二類醫療器械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從生產普通服裝轉為醫用防護服生產。”公司總經理黃余國介紹,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已吸納450名當地群眾就業。

曾在深圳打工多年的靈山縣三海街道辦三勤村村民林霞蓮選擇回鄉進廠,如今已晉升為車間管理人員。“我現在月收入有4000元,既有穩定的收入,又能照顧家庭。”林霞蓮說。

“最讓我滿意的,是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較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呂女士告訴記者,今年她因腸胃病入住靈山縣人民醫院,手術由廣西醫科大學一附院的專家領頭完成,“不出縣城也能享受到大醫院的醫療資源。”

“我們會定期邀請自治區人民醫院、廣西醫科大學一附院等專家來坐診,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甲醫院的醫療服務。”靈山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李嘉衛介紹,今年初,投資2.85億元的5號綜合大樓開建,計劃3年內完工并投入使用。屆時,床位將增至近2000張,彌補現有床位緊缺、基礎設施不足的短板,解決老百姓就醫難。

在家門口“上好學”,是百姓之所盼。靈山是人口大縣,各級各類學校共447所,學生近27萬人。人口基數大、基礎設施薄弱等增加了辦老百姓滿意的家門口學校的難度。近年來,該縣努力向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平衡縣的目標奮進,擴建靈城四中、沙路小學等項目投入使用,逐漸滿足了當地群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要求。

“我家孩子今年可就近在靈城四中上學,離家近,還可住宿,方便安全。”靈山一學生家長陳賢說,以前孩子們上中學得去4公里外的學校,風里雨里早出晚歸,家長們也不放心。

一批補短板項目加快建設的同時,靈山圍繞服務型政府建設,著力加強政府信息公開,不斷拓展公開渠道,創新公開模式,推行“兩減一降”“一業一證”“拿地即開工”等系列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全縣新增企業4191家,并為565家新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免費贈送一套五枚印章,保持企業開辦“零成本”水平,為企業節約開辦成本約42萬元。

營商“軟環境”成就發展“硬實力”。數據顯示,去年,靈山縣地區生產總值達324.25億元,同比增長8.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0126元,同比增長8.1%;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6884元,同比增長10%。今年上半年,該縣招商引資9家企業,總投資54.8億元。

當前,靈山正全力加快建設“富強縣·魅荔城·美麗鄉·幸福人”新靈山,文化設施提檔升級、文明實踐活動及服務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一個駛入城鄉融合發展快車道的活力幸福靈山正呈現在人們面前。(記者 康安 通訊員 梁悅 實習生 謝鈺菲)

關鍵詞: 欽州市靈山縣 中國荔枝之鄉 靈山危舊房改造 高水平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