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破解成功避險背后的密碼

一聲異響,聽出滑坡征兆;一潭渾水,窺得山洪之危。近年來,在各方努力下,成功避險案例在多地上演。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功避險的背后,是各地堅持關口前移、源頭治理,強化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注重從源頭防范化解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的生動實踐,體現出“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理念,為成功避險提供了基本遵循。

向實踐尋求經驗,用經驗指導實踐。破解成功避險背后的密碼,總結成功經驗,提高應對風險挑戰的本領,可以為提升基層避險水平,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以借鑒和啟迪。

落實責任是剛性要求

防災減災救災是一個“細致活兒”“實在活兒”。落實責任就是要把防災減災救災的各項制度和要求抓實、抓緊、抓細、抓落地

防災減災救災,責任重于泰山。要想隱患早發現、早上報,不折不扣地落實基層責任、強化巡查防守是剛性要求。知道隱患在哪里,災害什么時候可能發生,實現從災后救助向災前預防轉變,才能成功避免人員傷亡。

看到自己的房子只剩一堆磚石瓦礫,湖北省五峰縣五峰鎮黃糧坪村村民史文明心有余悸。7月18日8時,黃糧坪村幾名村干部發現史文明家附近林地有一條裂縫,便立即勸說史文明搬家。12小時后,瞬間崩塌的山體沖垮了史文明的房屋。

史文明的這次安全轉移,得益于該縣持續落實“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劃片包戶”的三級包保責任制,上下一盤棋,統籌推進,聯防聯控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020年6月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高田鎮樂響村黨支部組織委員、沙子溪水庫管理員楊貽貴收到暴雨紅色預警后,牢記職責,連夜值守。次日,當他發現堤壩出現滲水后,立即鳴鑼示警。 在沙子溪村被淹前,全村170戶600余人迅速轉移,無人傷亡。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應急管理局建立險情觀測行業責任清單、避讓撤離屬地責任清單、應急救援綜合責任清單,把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崗位、落實到時間節點。2019年10月6日,巴州區光輝鎮發生一起山體滑坡,致3戶農房被埋,但無人傷亡,便得益于該機制的順暢運行。

“防災減災救災是一個‘細致活兒’‘實在活兒’。落實責任就是要把防災減災救災的各項制度和要求抓實、抓緊、抓細、抓落地,特別是要發揮基層組織和社會單元的作用,讓應急管理的指令避免止于‘最后一公里’?!敝袊嗣翊髮W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宏偉說。

科技手段是有力支撐

借助科技手段,推進“人防+技防”災害監測系統建設,不僅為地質災害防控插上“科技翅膀”,也為成功避險提供有力支撐

地質災害具有點多面廣和突發性、滯后性強等特點,完全依賴人工巡查,不僅耗時費力,還存在疏忽遺漏的風險。借助科技手段,推進“人防+技防”災害監測系統建設,不僅為地質災害防控插上“科技翅膀”,也為成功避險提供有力支撐。

2020年7月6日,湖南省石門縣南北鎮潘坪村雷家山發生山體滑坡。石門縣通過北斗衛星預警系統成功預知了此次災害,將隱患點周邊6戶20名村民提前轉移到安全區域。

2020年10月5日,甘肅省永靖縣鹽鍋峽鎮黨川村黑方臺黨川7號滑坡體處發生滑坡。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提前13分鐘提供了較為準確的滑坡臨滑時間預報,為當地做好防災準備爭取了寶貴時間。

浙江省江山市開創“網格+應急”預警信息直推模式,依托全科網格“掌上基層”APP,將風險預警信息第一時間推送給全市專職網格員,由網格員對信息進行擴面傳遞,使農村居民預警覆蓋率達95%以上。

廣東省佛山市制作“避難場所一鍵導航”H5,群眾可以搜索到離村子最近的避難場所,實現一鍵導航、安全到達。

“人防+技防”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但王宏偉提醒,防災減災救災不能片面強調技術的賦能作用而忽視人的作用,要避免陷入“技術至上主義”,犯“唯武器論”的錯誤,進而輸掉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戰爭”。

健全機制是根本保障

充分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綜合優勢和相關部門專業優勢,建立健全監測排查、群測群防機制等,形成工作合力,是成功避險的根本保障

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充分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綜合優勢和相關部門專業優勢,建立健全監測排查、群測群防機制等,形成工作合力,是成功避險的根本保障。王宏偉表示,機制建設一定要走在應急響應前面,以確保臨危不懼、臨危不亂。

2020年6月8日深夜,廣東省清遠市源潭鎮迎咀村發生特大型泥石流災害,但該村成功避免了55人傷亡。這其中,廣東省建立的短時臨近強降雨精細預報預警機制功不可沒。該機制可逐時將未來1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的預警信息,靶向發布到受強降雨影響的區域,為人員轉移留出時間。

機構改革后,四川省瀘州市整合應急管理、消防、地震、地質水旱災害防治相關職責,形成“安委會+應急委+減災委”的“三委會”工作機制,統籌掌握各行業領域災害信息。2020年7月17日,該市納溪區打古鎮發生山體滑坡,利用“三委會”工作機制,該市第一時間調度基層干部獲得準確災情信息,讓92人成功避險。

近年來,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成功避險50余起,連續11年未因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這緣自該縣構建的以屬地管理、條塊結合、部門聯動為原則,縱向建立縣鄉村三級防治網絡,橫向建立信息共享和會商機制的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模式,實現了地質災害防治全域覆蓋、多級聯動。

在重慶市云陽縣,由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片區負責人、駐守地質隊員、區縣技術管理員建立的“四重”網格制度,為群眾編織了一張“安全網”。2020年7月17日,該縣云陽鎮三坪村團包山體滑坡中前部發生強烈變形?!八闹亍本W格員協調聯動,提前將滑坡威脅范圍內的2戶4人全部成功撤離。

提前轉移是首要原則

我國大規模群眾轉移的組織和動員體系更為完善,充分體現了“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工作思路和對公眾生命負責的態度

寧愿事前聽罵聲,不愿事后聽哭聲。作為災害預警鏈條上的最后一環,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災害發生前迅速將受威脅對象轉移至安全區域,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是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須堅守的原則。

7月15日19時20分許,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雞場鎮箐頭村周家坡組蔣家包包發生1起垮塌地質災害,造成3棟房屋倒塌,無人員傷亡。該隱患點是在災害發生11天前被發現的,而當地相關部門在9天前已組織受威脅區域55戶211人提前撤離。真正做到了發現隱患后,應轉盡轉、應轉早轉。

“這里可能出現滑坡、泥石流,大家趕快跟我們走!”7月3日11時,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水東鎮劉家渡村發布撤離通知,該鎮全體黨政班子成員、村干部挨家挨戶通知、勸導群眾撤離。在干部群眾的通力合作下,全鎮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28戶74名群眾全部安全撤離。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按照“每戶一對接、每村一臺賬、每鎮一張網、每災一行動”的“四個一”工作機制,提前轉移老幼病殘孕人員。在2020年5月21日特大暴雨災害中,該區果斷轉移受威脅人員3249人。

2020年7月11日,四川省瀘州市皇華鎮遭遇暴雨襲擊。鎮黨委書記陳瑚決定全鎮干部取消周末休假,一時間,銅鑼聲、警報聲、拍門聲響徹夜空。當晚,陳瑚帶領鎮村干部,在暴雨中安全轉移2765人。

寧愿轉移后沒發生,也不能發生后沒轉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應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呂孝禮表示,通過中外比較研究發現,我國大規模群眾轉移的組織和動員體系更為完善,充分體現了“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工作思路和對公眾生命負責的態度。

培訓演練是重要途徑

汝果欲應急,功夫在事前。常態化的應急培訓和演練可以把避險轉移的動作格式化,對提高避險轉移實效性、安全性和有序性意義重大

從蛛絲馬跡中判斷出臨災征兆,及時上報險情,成功避險,識災避災是關鍵。而要提高識災避災能力,加強培訓和演練是最重要的途徑。平時功課做得足,關鍵時刻才能從容應對。

2021年7月5日,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項腳鄉多條山溝齊發泥石流,但該鄉只用了半小時,就將分散在各處的251戶1042名群眾安全轉移。

在這份亮眼的“成績單”中,注重培訓和演練是重大加分項。該鄉每年開展4次至5次應急避險演練,讓干部和群眾知道災害來臨前怎么跑、跑得準。

村民王七斤家距避險點最遠。通過多次演練,他從家撤離到避險點只需8分鐘,“只要聽見警報響,馬上撤離,沿著哪條路跑,一清二楚”。

2021年6月28日,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匡河鎮分水嶺村黨支部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朱雙全巡查到7組鄂家塆時,發現水塘的水特別渾濁。結合平常的培訓,他迅速上報災害風險隱患信息,一場滑坡險情得以成功處置。

早在入汛前,匡河鎮就請來專家為各村黨支部書記和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授課,對分數不達標的進行約談。經過反復培訓,使其基本掌握相關知識,提高了識災避災能力。

2020年8月17日,甘肅省文縣石雞壩鎮水磨溝暴發泥石流災害,一小時降雨100毫米,半小時內兩次激發泥石流。如此緊急的情勢下,3000余人成功避險,除了當地建立了嚴密的地質災害防范體系外,更離不開常態化培訓演練的落實,使得“警惕”二字深深刻在了干部群眾心中。

正如王宏偉所說,汝果欲應急,功夫在事前。常態化的應急培訓和演練可以把避險轉移的動作格式化,對提高避險轉移實效性、安全性和有序性意義重大。

呂孝禮也認為,模擬災害的發生,開展演練和實際操作,對能力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表示,未來仍需要進一步提升演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特別是通過演練提升能力的專業性。

應急管理部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二級研究員、首席科學家劉傳正告訴記者,這些成功避險案例充分反映了我國城鄉、社區、個人、家庭、單位和基層組織越來越充分認識到防災減災是一種自我主導責任,主動實施“自我識別、自我監測、自我預報、自我防范、自我應急和自我救治”,這是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的有效手段?!爸灰罕姷谋茈U意識不斷受到有組織地激發,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就會不斷提升,社會建設就會安全智慧地前行。”他說。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偉兵看來,防災減災工作關鍵是“防”。要針對我國地域廣闊,氣候、地形、社會經濟狀況差異化特點,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做好災害防御工作,及時總結成功避險經驗,并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增強廣大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其自我保障能力。同時,結合當前開展的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和以往的成功經驗,編制符合地方實際的災害風險及防范圖,辨識災害高風險區,總結避險舉措,做好搶險救援準備,減輕災害損失,減少人員傷亡,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

關鍵詞: 破解 成功 避險 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