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中國煤科:用科技描繪煤礦新模樣

煤礦會變成啥模樣?從中國煤炭科工集團謀劃的“十四五”發展藍圖中,或許能窺得一斑:生產智慧而安全、礦區發展且宜居、產品依然烏黑但清潔。

曾經,煤礦給世人的印象是灰暗的,如今卻“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而科技創新正是促成這一變化的關鍵。作為行業科技創新的“領頭羊”,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用科技描繪煤礦新模樣功不可沒。

“十三五”

創新科技讓煤礦換新顏

“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和智能化發展的趨勢,對科技創新的需求更加迫切?!敝袊禾靠乒ぜ瘓F副總經理劉見中表示,5G、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推動煤炭行業加速邁向以萬物互聯、數據驅動、平臺支撐、智能主導等為特征的數字經濟新時代。

事實上,以“引領煤炭科技,推動行業進步”為使命的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早就把“科技改變煤礦”付諸實踐,并取得了令業內業外刮目相看的成效。

近年來,該集團發揮創新全專業鏈、科技全產業鏈優勢,健全政產學研用聯合創新體系,為廣大煤炭生產企業提供科技一體化解決方案。

該集團最早提出了煤礦智能化的發展思路,并于2014年率先在陜煤集團黃陵一礦實現“工作面有人巡視、無人操作”的智能開采,開啟了我國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新征程。

隨后,該集團陸續參與國家能源集團、陜煤集團、山東能源集團等煤企的智能化工作面建設,逐步實現了從薄煤層、中厚煤層到特厚煤層的綜采、綜放開采的全覆蓋。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的智能化工作面,60%以上由該集團主導或參與建設。

“十三五”以來,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以煤炭智能綠色安全開發和清潔高效低碳利用為突破口,加速核心技術攻關和產品升級迭代,在智能煤礦建設、礦區環境整治、煤礦災害防控等領域形成了技術裝備的領先優勢。該集團累計科技投入49.6億元,獲批省部級以上科技項目和行業級以上標準共759項,申請專利3665件,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85項。世界首臺9米采高智能化采煤機、首套月進尺3088米煤巷掘支運一體化快速掘進系統、727公里世界最長神渭輸煤管道工程、創造3353米井下順煤層定向鉆孔世界紀錄的大功率定向鉆機等一系列領先技術與裝備取得突破,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動力源。作為科技創新型央企,該集團高層次人才規模加速增長,2020年首席科學家隊伍達50人,2人獲杰出工程師獎,3人獲杰出工程師青年獎,4人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15人獲煤炭行業青年科技獎。

“十四五”

攻關行業“卡脖子”難題

日前,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明確了“十四五”時期重點任務與思路: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放在戰略支撐地位,把煤炭開發利用重大基礎理論、應用基礎、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難題清單作為科研任務清單進行系統布局,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斷提升科技引領力和競爭力。

據介紹,該集團將全力推動集團公司煤礦智能化技術創新,強化標準體系建設,構建研發一體化、產業一盤棋的體系格局,提升技術裝備服務的供給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支撐煤礦智能化建設和行業數字化轉型。加快發展礦區生態治理產業,積極踐行“兩山”理論,發揮煤炭科技領先優勢和專家群體智力優勢,持續創新提升技術水平,打造礦區生態文明發展新范式。大力推進安全綠色產業發展,以沖擊地壓、瓦斯、水害等典型災害精準預警、智能防控、高效救援為重點,強化技術裝備研發,做強安全產業,全面提升礦山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大力發展煤炭井下分選、矸石充填、純水液壓系統等無害化開采技術,礦井水、煤層氣等共伴生資源高效利用技術,構建全新的綠色開發模式。做強做大煤炭清潔利用產業,以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為重點,突破煤炭加工、清潔轉化、污染物控制與碳減排等新技術,大力發展新型煤粉鍋爐、高濃度水煤漿、煤基新能源新材料、乏風蓄熱氧化利用等產業,搶占煤炭清潔利用技術和產業制高點,探索發展碳達峰、碳中和新技術,使煤炭成為真正的清潔能源。

劉見中表示,該集團將聚焦科技與經營一體化發展,強化創新活動同市場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成效同現實生產力對接,加速科技成果形成技術產業,推動煤炭行業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低碳發展、高質量發展。(本報記者封雪松 通訊員張立權)

關鍵詞: 中國 科技 描繪 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