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明確限制金融科技等企業上市 科創板迎新機遇?

日前管理層對科創板上市資格有了新的認定,并根據企業性質分類進行了上市限定。明確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創新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同時禁止房地產和主要從事金融、投資類業務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一度高調誕生的科創板面臨新的機遇期,首先是上市資源的正本清源。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哪些公司可以在科創板上市,哪些應該在創業板和滬深主板上市,似乎并不明晰。即便是對科創企業的認定,各方也有偏差。到現在為止,科創板注冊制改革上市企業的“新”,只是表現在部分股權結構創新的企業,如九號公司;再有就是尚未盈利的企業,如中芯國際、康諾西、億華通和寒武紀等。但科創板如何突出“硬科技”,似乎始終有爭議。

在新修訂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中,科創板的“硬科技”有了新標準,除了金融科技、模式創新企業被限制以外,評判科技屬性的標準也由此前的“3+5”指標升級為“4+5”指標,即在“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和“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0%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之外,新增了“研發人員占當年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這一指標。這個新增指標的意義在哪里呢?管理層的表態是“充分體現科技人才在創新中的核心作用”,市場的理解就是可能杜絕部分公司突擊增加科研費用而出現與科研人員匹配不符的情況,或者直白說就是幾千萬的科研投入只有幾個科研人員,這顯然不足以支撐企業可持續科技創新。

從管理層如此重視“硬科技”的程度看,科創板是不是又該重回投資者視線了呢?

也許有人要問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科創板雖然肩負“中國版納斯達克”市場建設的重任,肩負著企業和全社會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對接的重任,也給予了如漲跌幅20%和注冊制發行等制度創新,但因為交易門檻的限制,面臨流動性枯竭的尷尬。

科創板有沒有投資價值?我們用數據說話。從“硬科技”屬性看,即便按最新的“4+5”指標,截止4月中旬,已上市的261家科創板企業中共有近200家左右全部滿足“4+5”指標,占比達到75.86%;從企業的行業地位看,科創板有國內芯片代工翹楚中芯國際,有智能芯片龍頭寒武紀,有半導體設備龍頭中微公司,有量子通信世界級企業國盾量子,有國產混合液晶材料進口替代龍頭八億時空等等一眾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這里面很多企業代表了國內相關行業的頂尖水平;從業績增長看,已經預告或預披露了2020年業績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超過60%預增,凈利潤增速也在60%左右,一季報這種高增長趨勢依舊,其中熱景生物更是成為A股的明星企業。

可以說,無論是科技屬性、行業地位還是業績增速,科創板似乎都有很強大的吸引力。但事實上,科創板卻是目前A股交投最弱的板塊。資料顯示,在兩百多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4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年初至今區間日均成交量不足50萬股,115家上市公司年初至今,日均成交金額不到5000萬元。有人說,科創板屬于典型的“高開低走”,越來越有新三板或者B股的影子。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管理層此前很擔憂科創板過高估值的定位,所以設置了比較高的投資門檻,如普通投資者50萬市值的門檻,而且在限制普通投資者交易的同時,并沒有適時引入做市商制度。對于投資者門檻也是見仁見智,因為創業板開設之初也有一個20萬的門檻,由此也一度造成創業板交投不活躍,此后取消20萬門檻之后,創業板才開始成為市場最活躍的板塊。那么,50萬門檻擋住了多少中小投資者呢?雖然A股投資者總數已經超過1億,但能有50萬市值的賬戶只占其中的2%。由此可見科創板的資金來源有多么窘迫。

對于如何化解這種窘迫,管理層一開始的辦法是發行科創板專項基金,如幾大戰略投資基金。但這種基金發行規模也因為市場原因受到了限制,而且因為是封閉式戰略投資基金,發行效果也不好,成立的幾家科創板基金不要說放手投資科創板,就連把自己的凈值恢復到1元以上都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期待的做市商制度卻一直沒有消息,大資金始終無法進入科創板發揮作用。這樣一來,科創板里的大中小投資者都困惑在流動性里,即便很多科創板企業基本面不錯,增長可以達到50%以上,但由于缺失流動性而交投不活躍,無法體現投資價值。

因此,在科創板積極“補硬”以后,在整體估值因為業績的高速增長而降低以后,管理層還應該多考慮讓科創板“補量”,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如果按目前科創板企業披露的2020年業績預告,那么其整體最新動態估值將降低到50倍出頭,基本與創業板持平,但科創板的公司質地卻好于創業板。如果創業板50倍的整體估值可以讓大部分中小投資者交易,那科創板為什么不行?(劉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