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華融消金股權轉讓新進展 牌照花落誰家?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華融”)“瘦身”持續進行中,華融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消費金融”)的股權轉讓也有了新進展。11月16日,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披露的一則轉讓信息引起關注,華融消費金融70%股權轉讓的相關信息對外揭開了“面紗”。

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官網顯示,華融消費金融70%股權轉讓底價為7.27億元,轉讓方為中國華融,該轉讓項目于11月15日開始,截止日期為12月10日。按照70%股權作價7.27億元計算,華融消費金融整體估值約為10.38億元。

根據掛牌交易規則,在掛牌期征集到2個及以上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即可開啟網絡競價,有意向的受讓方需繳納保證金7270.32萬元。本次股權轉讓接受單一主體受讓或聯合體受讓。如采取聯合體受讓的,聯合體中需有一名成員為金融機構,由其作為消費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資人,且其持股比例應不低于34%。

在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受讓方須對華融消費金融提供流動性支持/股東存款,華融消費金融全額歸還轉讓方的股東存款本息。基于華融消費金融持牌金融機構的特性,其股權變更仍需監管方進一步審核通過。按照要求,受讓方在銀保監會批準股東資格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剩余交易價款一次性支付至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指定銀行賬戶。

此前,8月2日,中國華融就曾發布公告稱,根據監管機構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業的要求,擬將持有的華融消費金融70%股權對外公開轉讓,共計6.30億股。而在9月6日,華融消費金融這一股權轉讓項目便曾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但未披露具體交易價格。

對于華融消費金融面臨的股東方變更,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表示,在中國華融聚焦主業、“瘦身”整改的大背景下,中國華融作為華融消費金融的最大股東,能夠為其提供的資金支持和其他資源相對有限。引入新股東后,更有利于盤活華融消費金融當前的資產,也能為其后續提供消費場景、技術等方面的幫助。

“同時,受到中國華融此前經濟案件影響,華融消費金融管理層人事變動較快,運營團隊不穩定下也難以保證業績。引入新股東一定程度上也能促進公司業務團隊的穩定,利于公司業務的開展。”王鵬進一步補充道。

華融消費金融這張牌照究竟花落誰家,也將隨著轉讓交易完成揭曉答案。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此前已有媒體報道稱,有銀行存在接手華融消費金融股權的意向。對于股東變更可能帶來的影響、后續業務布局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也向華融消費金融方面進行了了解,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

根據轉讓公告中介紹的標的信息,華融消費金融成立于2016年1月,當前注冊資本9億元。除了中國華融外,公司股東還包括合肥百貨大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華強資產管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安徽新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15.3%、8%和6.7%。

從轉讓公告披露的信息來看,華融消費金融其他股東均放棄了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管理層也無意向受讓股權。而不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除了股東資質外,華融消費金融開業以來業績表現不佳,也是股東方不愿接手的考慮因素之一。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華融消費金融凈利潤一直處于大幅波動中,還曾一度影響其增資。2017年的凈利潤為1.28億元,是華融消費金融開業至今的最好成績,經歷了2018年的大幅下滑后,華融消費金融在2019年交出了虧損2.631億元的成績單,2020年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0.064億元。

另根據掛牌公告中披露的華融消費金融財務數據,2021年上半年,華融消費金融實現營業收入6.37億元,凈利潤556.6萬元;截至2021年6月末,華融消費金融總資產為75.16億元。

“從華融消費金融的業績表現以及資產總量等數據來看,華融消費金融在當前已經開業的消費金融機構中仍處于靠后位置,這也是其在行業競爭中的劣勢表現之一,”王鵬分析指出,盡管擁有“高金量”的消費金融牌照,但是華融消費金融作為一家資管系公司,不具備銀行系的資金優勢,也不具備產業系的場景資源,更難擁有互聯網系的流量,因此公司用戶基礎、消費場景均有限制。

在王鵬看來,在當前牌照批設步伐放緩的情況下,“消費金融”仍然具備硬實力,而華融消費金融成立六年,在用戶基礎、合作場景以及商戶等方面也有一定積累。“引入新股東后,利用股東優勢資源,選擇適合的打法,擴大投入,華融消費金融面臨的諸多難題可能會得到解決,仍有可能扭轉頹勢。”(記者 岳品瑜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