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天天熱點!負債累累的中年:美國30歲千禧一代成“千禧一貸”

在疫情、通脹、經濟放緩等多重因素的打擊下,年滿30歲的美國千禧一代負債創下歷史新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最新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30多歲的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負債總額超過3.8萬億美元,較2019年底飆升27%,升幅超越其他年齡組。這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三年期債務累積速度最快的一次。

報道稱,在千禧一代中,許多人在2007-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由于經濟大環境萎靡,他們幾乎沒有議價的能力,直接導致收入受損。即使隨后待遇有所改善,他們大多仍不愿進行創業、投資等高風險活動。

對此,研究公司 Morning Consult的金融服務分析師Charlotte Princpato惋惜地說:

千禧一代就像是遭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打擊。他們感覺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財務生活。

物價、子女教育、房貸、學貸、車貸...千禧一代不堪重負

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家庭收入受到影響,但總體而言,其表現是好于預期的。后來,在美聯儲的大水漫灌下,通貨膨脹大幅飆升至四十年紀錄,迫使許多人在汽油、食品和房租上的花費節節攀升,導致疫情期間的儲蓄被嚴重蠶食。去年以來,美聯儲為抑制通脹掀起了一場歷史罕見的加息風暴,大幅推高信用卡和其他類型貸款的利率。

這些變故尤其對千禧一代造成了巨大傷害。學校因疫情關閉時,已經成家生育的人需要為子女保育和補習多花數千美元,眼下兒童稅收抵免政策結束后,家長們的財政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30多歲正是許多人置辦人生中第一套房產的年紀。然而,此時的借貸成本持續大幅走高,房價漲漲不休,千禧一代被房子壓得喘不過氣來。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美國成屋價格中值為35.9玩美元較3年前上漲逾9萬美元。近年來,價格上漲最多的是那些成本較低的社區,對于千禧一代的影響最為明顯。

紐約聯儲數據顯示, 30多歲人士的學貸負擔也遠超其他年齡組別。聯邦助學貸款的暫停支付可能最早在今年夏天到期,而拜登政府去年推出的債務減免計劃仍被擱置。

值得一提的是,持續增加的學生貸款已經影響到千禧一代的生育觀。

社會學家Arielle Kuperberg和Joan Maya Mazelis歲兩所中等規模的公立大學的近3000名本科生進行了 一項調查,結果顯示,47% 的人認為,如果人們有未償還的貸款債務,就不應該生孩子。他們發現,2020年,美國總生育率降至了1.64,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 同年,全國累計的學生貸款債務達到近1.7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紐約聯儲的數據顯示,年輕借款人拖欠汽車貸款的比率高于其他年齡段的借款人。汽車貸款違約率一直在上升。

還有更多跡象表明,千禧一代可能已經不堪重負,

據信用報告公司TransUnion稱,與疫情爆發前相比,現在有更多的千禧一代拖欠信用卡。相比之下,老年人拖欠信用卡的比例有所下降。

另根據信用評分提供商VantageScore Solutions的數據,今年1月,千禧一代借款人的平均信用卡欠債為6750美元,比三年前增長了26%。X世代(1965-1980年出生)的欠款幾乎沒有變化,老一代組別欠款反而減少了11% 到15%。

VantageScore的行政總裁Silvio Tavares坦言,美國正出現“信貸鴻溝”(credit gap),家境普通的年輕人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通脹與生活成本升幅都已超出他們的收入增長。

貧富兩級越行越遠

千禧一代負債創下歷史新高,而隨著經濟持續放緩,Z世代(1995-2009年出生)可能會步他們的后塵。這不僅體現了不同世代之間的貧富差距,更表明美國貧富差距正在進一步擴大。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顯示,美國四季度家庭債務增幅創20年來最大,由于房貸大幅增長,總債務達到創紀錄的16.9萬億美元。

經濟學家擔心,隨著利率“長期保持在較高水平”,通脹頑固不化,美國消費者將分裂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陣營的世界:富人階級和工人階級。

咨詢公司安永帕特農首席經濟學家Gregory Daco近期對媒體表示,他預計今年將出現“ K 型消費模式”: 隨著生活成本上升,工薪階層家庭將繼續節衣縮食,減少消費,而富裕家庭將繼續揮霍。

他預計,消費者支出今年將僅增長1%,反觀2022年增長2.8% ,2021年增長9.1%,他認為,就業將大幅放緩,經濟不確定性將增加,從而導致家庭支出回落。

我們仍處在一個高通脹和高利率限制許多家庭的環境中。如果你看看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它們的狀況甚至比6個月前還要糟糕。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 數據顯示 萬億美元 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