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瑞信大甩賣,如果這家銀行再爆了,那歐美銀行業將“人人自?!?/h1>

第一共和銀行依然延續暴跌模式。

日內跌幅接近50%,因股價波動過大,盤中一度觸發熔斷暫停交易,最終收盤創新低。自3月8日硅谷銀行恐慌以來,其股價已經跌去近90%。


(資料圖)

盡管消息面上救助的行動一直在升級,上周四11家大銀行組成的華爾街“天團”向第一共和銀行存入300億美元,本周一以摩根大通CEO戴蒙為首的大行們牽頭討論增加第一共和銀行的資本。

SVB只救儲戶,瑞信0.06PB賣身,導致銀行業危機的方式已經改變。銀行的危機不再是從前的壞賬巨虧,也沒有幾個月甚至幾周的時間可以應對。

銀行之死是信心的坍塌,也是迅雷不及掩耳的。

而救助沒怎么阻止危機,甚至可能正加速銀行的死亡。

1、銀行危機之“生死時速”

一個月前,總部位于舊金山的第一共和銀行還擁有1760億美元的存款和令人羨慕的富有客戶名單。

但SVB以及緊隨其后Signature銀行的光速倒閉,重創了第一共和銀行投資者的信心。盡管華爾街為其籌集了300億美元的現金,也遠未能挽回投資者相信其難以避免進一步的災難。

一方面存款還在瘋狂的流失。最近幾周第一共和國銀行損失了大約700億美元的存款,接近于去年年報中該銀行存款總數的一半。周一該銀行的發言人已拒絕提供有關存款增減的數據。

另一方面,政府和私營部門急于尋找快速解決方案,恢復人們(尤其是儲戶)對金融體系健康狀況的信心,卻在加劇銀行股東的恐慌。

瑞信揮淚賣身的前車之鑒,讓第一共和銀行的管理層明白,留給他們處理千億美元資產的時間不再是以幾周計,而是以天計。籌集不到新資金,銀行就要被甩賣。

這讓銀行的股東不得不恐慌。

2、銀行甩賣,價值只是一個信心游戲

銀行業的估值在所有行業中非常特別,因為它具有高達90%的資產負債水平。換句話說,銀行的股東權益一般只占資產的10%。

如果由于擠兌等緊急情況,一家銀行不得不在幾天內出售其所有資產,一旦資產折扣下降超過10%(負債不變),那么銀行的股權就會一文不值,股東的股份也就淪為一張廢紙。

以瑞信為例,2022年度報告顯示其有約5310億瑞士法郎的資產和約4860億瑞士法郎的負債。股東權益則為450億瑞士法郎(約占資產的 8.5%)。

上周提交年報時,其股價約每股2.24瑞士法郎,股票總市值約90億瑞士法郎。那也就是說,市場認為瑞信股票(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是賬面價值的20%。這同時也意味著瑞信的總資產價值是賬面價值的93.2%,也就是資產價值下跌了6.8%。而按照最新周一的收盤價計算,瑞信的資產價值已經下跌了7.8%。

而根據瑞信的資產負債結構,如果出售的總資產價值下降8.5%,那瑞信股票將變得一文不值。

這也是為何瑞銀同意以32.5億美元,即有形賬面價值490億美元的6.6%(PB0.066)收購瑞士信貸——用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的一句名言來說,這個水平聽起來會給買家帶來巨大的安全邊際,該交易理論上將使瑞銀自身的每股有形賬面價值增加74%。

然而,即使有瑞士當局的加持,瑞銀仍然不情不愿。因為它需要吸收賬面資產折價的前50億瑞士法郎,(約54億美元);瑞士政府將承擔接下來的90億法郎。如果資產折價更大,雙方將進一步分攤損失。

銀行股東權益的安全墊其實非常薄。

3、可靠的比率擋不住信心的“迅速”坍塌

如果2008年金融危機中大多數銀行的倒閉,是因為大量持有了有毒的房地產支持證券,那么如今銀行業危機的方式已經變成了“信心+速度”。

他們一度是行業內的優等生,資產是優質資產,期限錯配也是銀行典型的盈利模式。然而,信心流失卻直接就會帶來流動性危機。

根據監管機構青睞的衡量標準,瑞信擁有強勁的資本充足率,其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當今最廣泛引用的資本充足率指標)年底為14.1%,與瑞銀相似,高于許多大型同行。

但信心的流失使得這些比率對其流動性水平都不再重要。不論是SVB、瑞信、還是第一共和銀行,對他們來說最直接的問題是它們正在失去客戶,進而變成流動性危機。

瑞銀被迫倉促談交易暴露了市場對其他銀行也資不抵債、負債價值超過資產價值的深切擔憂。加上AT1紓困債券的清零反映銀行救助中的債券風險可能比股票更高,投資者也在一夜之間逃離了整個歐洲的銀行紓困債券。

這也體現了信心令人戰栗的流失速度。

2008年雷曼從預計虧損28億美元,到宣布破產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而SVB一個周末關閉了,瑞信一個周末超低價賣了。在當今的數字時代,不論是壞消息,儲戶的流失,還是投資者的逃跑,信心坍塌速度都快的讓這些坐擁千億資產的銀行措手不及。

接下來,如果政府和私營部門聯合救助下的第一共和銀行繼續倒下,那銀行股的投資者將人人自危。

當事情發展得很快時,流動性和償付能力終究變得沒有邊界。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