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REITs近2個月持續下跌,為什么?_全球觀焦點

核心觀點:

原因一:部分REITs基金底層資產經營以及分紅率不及預期。對REITs底層資產的評估相對困難,因為市場能得到的一手信息較少。從大環境出發,我們認為2023年經濟弱復蘇的趨勢確定,產業園、倉儲物流等仍維持高景氣。從邊際變化來看,受益于商務旅游物流等業態向好,高速類資產收費更加穩定,盈利預期有好轉可能。

原因二:供給相對稀缺,導致部分REITs產品估值偏高。我們認為需要選擇更好的價格建倉,降低對現金分派率的“打折”。此外,結合估值溢價率(=2022年資產估值/初始資產估值)來看, PV乘數越低+資產估值提升的REITs基金更值得關注,這意味著底層資產的溢價提升沒有被反映在REITs估值中。


(資料圖)

原因三:流通盤較小,更多反映了交易型投資者心態退潮。根據數據披露,有兩只公募REITs狀態為“已反饋”,暫時來看供給放量的沖擊有限,對此我們建議繼續保持觀察。而結合2022年6月份的第一波解禁來看,REITs市場整體受到的沖擊并不大。因此供需關系失衡導致的調整,目前看幅度應該有限。此外,從折溢價率(市場價格/單位凈值)來看,REITs基金平均溢價率從2月中旬的20.19%壓縮至13.72%,性價比已然提升。

----

對近期REITs下跌的三點思考

近期,REITs市場持續下跌。其中,中證REITs指數從2月份高點至今(04.24收盤)累計下跌8.74%。同期,上證綜指累計下跌0.54%,中債綜合凈價指數累計上漲0.39%,REITs表現弱于股債兩個市場。

從我們擬合的分類指數來看,產權類、特許經營權類分別下跌8.11%和6.42%;按底層資產分類,跌幅從高到底排序分別為園區基礎設施(-9.81%)、倉儲物流(-7.90%)、生態環保(-6.55%)、交通基礎設施(-6.40%)、保障性租賃住房(-4.14%)、能源(-3.44%)。

REITs市場下跌主要有三大原因,具體來看:

原因一:部分REITs基金底層資產經營以及分紅率不及預期

底層資產經營情況來看,已經披露年報的數據顯示,大部分REITs產品底層資產實現收益不及預期。表現較好的有華夏合肥高新產業園,實際/預計EBITDA為171%,鵬華深圳能源REIT、紅土創新深圳人才安居REIT等6只基金盈利完成率在[120%,160%]區間;5只REITs基金盈利完成率在[100%,113%]。另外有8只REITs產品盈利狀況不及預期,占比40%,其中兩只交通基礎設施類REITs表現最弱。

根據監管規定,REITs產品可供分配金額分派率不得低于90%,因此投資者實際得到的分紅收益主要取決于底層資產盈利情況。結合表1數據來看,實際/預計EBITDA越高一般而言對應著實際/預計分紅率越高。

也有部分項目雖然盈利能力不及預期,但最后實現了分紅率100%。比如,建信中關村產業園REIT,根據2022年基金年報信息,受到疫情影響,項目公司對園區內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部分租金,導致當年收入受到負面影響。但基金管理人以及運營管理機構減免了管理費,化解了租金降低的影響。

富國首創水務REIT,合肥項目公司受到疫情以及水質異常事件影響,產能利用率偏低。但當期退稅款近661萬,前期預留的建設工程款以及相關運營費用本期加回6259萬,對沖了處理水量降低以及其他調減項的影響。

總體而言,REITs底層資產表現尚可,但業績不及預期占比40%亦不算低,尤其在供給釋放的早期,市場主流認知是底層項目仍是以優質資產為主。此外,兩會對2023年GDP目標增速定為5.0%,貼近市場預期下沿,也會一定程度上打壓風險偏好。

對REITs底層資產的評估相對困難,因為市場能得到的一手信息較少。從大環境出發,我們認為2023年經濟弱復蘇的趨勢確定,產業園、倉儲物流等仍維持高景氣。從邊際變化來看,受益于商務旅游物流等業態向好,高速類資產收費更加穩定,盈利預期有好轉可能。

原因二:供給相對稀缺,導致部分REITs產品估值偏高

從一級市場角度來看,存量27只REITs基金,規模合計接900億,相比股債等傳統品種量級很低。并且從結構來看,原始權益人及其關聯方的戰略配售比例平均68%,留給金融機構網下打新的空間23%,公眾參與者不足10%。

投資者結構的特性也反過來導致大部分REITs基金上市首日溢價較高。一方面,打新不再剔除最高價,為了增加賬戶中簽率,網下機構報價更容易貼近價格上沿;另一方面,戰略配售份額限售期至少1年,原始權益人達到5年,流通盤占比較低,也約束了二級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

從二級市場角度來看,我們在此前報告分析過,可以把REITs的收益拆分成債性和股性兩部分。債性部分看分紅,即現金分派率;股性部分看底層資產增值以及二級市場交易的資本利得。

REITs基金分紅率較高,產權類和經營權類REITs現金分派率分別分布在4-5%和7-9%區間,與國債收益率維持正利差,也能夠覆蓋機構負債成本,因此配置價值較高。但由于REITs的久期較長,期間遇到大幅波動,比如2月份以來二級價格下跌6.5%就基本吞噬了一年的分紅。

更為重要的是,現金分派率的分母是基金買入成本,若在二級市場買入且買入價已經較初始評估價格有較高溢價,那么實際的現金分派率會打折扣。

股性指標一般看內部收益率(IRR)、PV乘數、P/FFO。①從披露情況來看,REITs基金初始IRR均高于6.5%,有較強吸引力;但由于數據缺失,產品之間可比性不高。②P/FFO均高于10倍,估值水平不低;但時間序列不長,因此可參考性也有限。

③PV乘數=REITs估值/ABS估值,理解為債底之外的代表彈性的部分。存量產品PV乘數平均1.11,其中有7只PV乘數低于1可以劃分為債性產品,而另外20只PV乘數高于1則可以劃分為股性產品。

結合估值溢價率(=2022年資產估值/初始資產估值)來看,我們認為PV乘數越低+資產估值提升的REITs基金更值得關注,這意味著底層資產的溢價提升沒有被反映在REITs估值中。

原因三:流通盤較小,更多反映了交易型投資者心態退潮

REITs產品最初下跌的觸發因素主要在于股債市場走勢波動。開年以來至2月初,10年國債利率高位震蕩難以向下突破。從定價角度,意味著REITs要求的折現率上升,壓低估值。而股市年初表現較強,從歷史來看,REITs走勢大體與股市呈現一定負關聯性。在下跌的過程中,預期的反復,以及年報數據的不及預期,進一步打壓了整體市場表現。

但在持續下跌的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是投資者心態的退潮,從追逐稀缺型而接受高溢價,心態切換為擔憂供給放量更傾向于獲利了結。而這樣的心態成為主導因素,恰恰是因為投資者結構的特征。

正如前文所述,堅持長期主義的投資者份額通過一級戰配被鎖定,無法從交易環節對市場施加影響。而場內流通盤的占比平均44%,低的僅20%左右,意味著相對少的成交量能夠較大程度的“表達意見”,影響市場走勢和估值水平。

根據數據披露,有兩只公募REITs狀態為“已反饋”,暫時來看供給放量的沖擊有限,對此我們建議繼續保持觀察。而結合2022年6月份的第一波解禁來看,REITs市場整體受到的沖擊并不大。因此供需關系失衡導致的調整,目前看幅度應該有限。此外,從折溢價率(市場價格/單位凈值)來看,REITs基金平均溢價率從2月中旬的20.19%壓縮至13.72%,性價比已然提升。

本文來源:覃漢,原文標題:對近期REITs下跌的三點思考

(執業:S0880514060011)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