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每日速遞:挖呀挖,挖出幾位“大種子型”基金經理~


(相關資料圖)

上周不是寫了莫海波嘛,
2016年以來,每年都跑贏“滬深300”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全市場僅此一位。
但寫完他,懶貓印象最深的不是這。
而是他的入市時間,2015年5月6日,2015年牛市的頂部區域。
說實話,這個時間段誕生的明星基金經理太多了,
沈楠、林英睿、李曉星、何帥、劉旭、楊浩、崔瑩(已奔私),都是在這個時間段內開始的基金經理職業生涯。
往前數的話,有周海棟、鮑無可、姜誠、丘棟榮、王崇、楊銳文、葛蘭、趙蓓、杜洋、金梓才...
往后數的話,范妍、胡宜斌、盧玉珊、聶世林,還有已經卸任的袁芳、周應波...
2015年牛市頂部附近堪稱公募基金的“群星閃耀時”,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基金經理。
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規模都很大了,200億、300億是常態,已經不符合大多數人的選基標準。
那這個時間段內入市,管理規模不大、名氣不大、但長期業績好的基金經理還有哪些呢?
剛好最近“挖呀挖”挺火的,
在小小的花園里挖呀挖,種小小的種子,開小小的花。
在大大的花園里挖呀挖,種大大的種子,開大大的花。
在特別大的花園里挖呀挖,種特別大的種子,開特別大的花。
還有人編了個股市版的“挖呀挖”兒歌,
我們今天就試著挖挖那些還沒有“開出特別大花”的“大種子”型基金經理~

01

管理規模超百億的基金經理

先說下篩選標準,
很簡單,就兩條:
基金經理任職日期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
任職年化收益超過12%。
這是管理規模超百億的,基本都是明星基金經理。
懶貓提及次數比較少的應該是富國基金的楊棟。
2015年12月18日開始管富國低碳新經濟,任內基金漲了163.09%,年化13.99%,同類前3%。
雖然基金名字里有“低碳”,但這卻不是一只新能源主題基金,楊棟持倉偏均衡。
這只基金在楊棟任內,2016-2021年,連續6年同類前50%,但不巧的是2022年遭遇了重大挫折,跌了33.06%,同類后50%。
至于大跌的原因,主要是楊棟把倉位集中在了新能源、半導體、軍工、醫藥上,這些行業在去年跌的不要不要的。
楊棟的風格偏成長,他認為股票最大的風險就是沒有成長性,只要產業趨勢向上,行業有成長性,里面的公司就大概率能夠創新高。

02

管理規模介于50-100億之間的基金經理

名單在這里:
有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基金經理,比如孫偉(民生加銀)、周云(東證資管)、羅世鋒(諾德基金),這三位也有一定的名氣。
還有李欣(華安基金)、林慶(富國基金),他們雖然年化收益率低一些,但入市時間更接近最高點。
(1)羅世鋒
2014年11月25日,羅世鋒開始管諾德價值優勢,任內基金漲了264.82%,年化16.55%,同類前9%。
持倉上,羅世鋒長期重倉食品飲料、醫藥、新能源,2018年之前還曾重倉過電子。
所以,這也是一位賽道型基金經理。
投資方法上,
羅世鋒奉行的是“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策略,他會花很多時間調研、密切跟蹤個股。
不過,他也認為“自上而下”選行業很重要,在選定一些長期格局好的賽道后,再扎進去深入研究個股,這樣大概率可以帶來長期更好的回報。
相反,如果是選了周期性很強,或者很短期的賽道,那投資過程不僅會變得很辛苦,結果也未必好。
這或許是他持倉主要集中在大制造、大消費的原因,先選好行業,然后在好行業中精選個股。
(2)林慶
林慶的投資方法和羅世鋒比較接近,
他強調“和而不同”,先找到時代的貝塔,然后再從中找有阿爾法的股票。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去有魚的地方釣魚,在肥沃的土地種莊稼”
不過和羅世鋒堅守大消費、大制造不同,林慶持倉行業更分散,還帶有一定的輪動特征,而且因為是科技背景出身(曾在IBM工作過2年),電子也成了他長期重倉的一個行業。
收益上,
林慶是2015年5月6日開始管富國文體健康的,牛市頂點附近入市,任內基金漲了135.1%,年化11.27%,同類前12%。
回撤上,因為林慶持倉的行業更分散,還做一些輪動,回撤要略好于羅世鋒。
看年度收益的話,2017-2022年,富國文體健康連續6年同類前50%,林慶也比較穩。

03

管理規模小于50億的基金經理

名單看這里:
有好幾位年化收益率高,主要是中間或跳槽,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基金經理生涯中斷。
比如喬海英,2021年6月到2022年3月因為跳槽沒管基金,躲過了一波大跌。
不考慮這種情況,長期管理一只基金,且業績好的主要是這幾位:
(1)陳啟明
2014年9月26日,陳啟明開始管華富價值增長,任內基金漲了295.1%,年化17.29%,同類前6%。
陳啟明曾這樣總結自己的投資方法:找到好的公司,以較高性價比買入,然后陪伴它成長,獲取目標的收益。
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年化20%,從過去8年多的表現來看,他基本實現了這個目標。
既然把目標定到了“年化20%”,那持倉不可避免的就要向成長上偏一些。
他說:
“我會聚焦8-10個賽道,就是中長期中國經濟最核心的發展方向,去布局,不跟風,也不會去提前預判風口,我一定是等風來的狀態。”
反映到持倉上,
陳啟明常年重倉計算機、電子、醫藥,2020年開始布局新能源,倉位主要集中在成長賽道上。
(2)王東杰
王東杰也是2015年牛市頂點附近入市,
2015年7月29日開始管建信大安全,任內基金漲了180.96%,年化14.21%,同類前8%。
投資方法上,
因為是牛市頂點入市,成長于熊市,王東杰特別看重個股的阿爾法收益,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質公司,買入并持有。
他曾說,市場上4000多家上市公司(2021年),能進他股票池的只有100多家。
不過和賽道型基金經理普遍偏好“高成長”不同,成長期賽道、成熟期賽道都是王東杰的菜,食品飲料、新能源他有買,銀行、地產他也有買。
這么做的結果就是他這幾年比較穩,
2019-2022年,建信大安全連續4年同類前40%。
還有夏林鋒、邵卓,懶貓之前寫過,就不重復了。
小伙伴覺得誰更符合自己的審美標準呢?也不妨評論區里說說,被提到多的基金經理可以寫個單篇~~
本文作者:懶貓,來源:懶貓的豐收日,原文標題:《挖呀挖,挖出幾位“大種子型”基金經理~》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