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充電樁后,風電出海也加速|見智研究

不只是充電樁,風電也有出海邏輯,兩者都受益于歐美的增量需求。海纜、塔筒等龍頭企業陸續拿下海外大單,預示風電出海開始加速,但比起趨勢和市場空間,更要關注業績是否真的兌現。

風電龍頭頻繁簽海外大單,出海趨勢開始加速

近期風電行業大事兒頻出,風電龍頭企業陸續宣布簽了海外的大單。“5月14日中天科技官宣其和上海源威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聯合體中標惠州港口二PA海上風電項目海底電纜及敷設項目,中標價格9.675億元。同時,中天科技預中標丹麥Baltica 2 海上風電項目(B 包)275kV 高壓交流海底光電復合纜及其配套附件,預中標金額折合約12.09億元(約1.59億歐元)?!?/p>

除了中天科技外,風電其他龍頭今年也陸續在簽海外訂單。比如海纜另一位龍頭“東方電纜,在今年一季度簽署了Inch Cape海上風電項目(規劃裝機容量1.08GW)輸出纜供應前期工程協議,順利完成型式實驗后將另行簽訂合同成為輸出纜供應商?!?/p>


【資料圖】

塔筒龍頭大金重工“5月9日宣布與某歐洲能源開發企業簽署了《海上風電單樁基礎優選供應商協議》,按照合同約定,蓬萊大金將作為優選供應商向某海上風電集群項目提供單樁。合同總金額約5.47億歐元,約占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80%?!?/p>

這些龍頭頻繁簽海外單,釋放的信號是今年風電出海的趨勢在加速。風電出海主要集中在歐洲、美國、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地,其中市場最大的空間還是歐洲和美國。歐洲因為能源危機,海上風電成為其重要轉型方向,具體規劃方面,英國計劃2030實現50GW海上風電裝機,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英國也從2023年開始將CfD機制(差價合同機制,可以理解為為了充分引入競爭)由2年1次,改為1年1次。德國計劃在2030年海風裝機量達到30GW;法國承諾在2050年達到40GW海上風電裝機。近期的丹麥2023年將推出9GW的海風招標,如果9GW的海上風電招標項目可使丹麥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增加5倍。

2022年英國、德國、荷蘭、丹麥累計海風總裝機容量才大約28GW,即使假設2030年歐洲總裝機實現100GW,每年也至少要新增10GW。所以歐洲市場空間大,且按照今年政策的持續加速情況,今年很可能是重要的拐點。美國規劃是到2030年海風裝機達到30GW,美國也是在今年后開啟海風快速發展時期。

所以從政策和市場空間雙重加持,至少為我國風電零部件和整機企業提供了出海加速的機遇。

但見智研究認為,出海和國內還是略有不同,海外廠商雖然毛利率更高,但對產品的質量也要求更高,所以企業簽訂海外大單,一方面肯定了企業的實力,另一方面也讓其產品打開了海外量價齊升的空間。比如上文提到的,大金簽的歐洲的單子,實際上是因為歐洲本土塔筒實力弱,成本也高,進而催生了進口需求。而海纜方面,海外,尤其是歐洲的海纜產業完善,比較成熟,但是海纜巨頭的價格也高,所以國內海纜企業在價格方面有優勢,但是因為海纜非常重要,所以僅僅是低價也不行,質量必須過關,所以就像中天和東纜可以拿到海外的單子,也說明了產品質量是沒問題的。

國內海風空間大毋庸置疑,但目前招標量表現一般

說完了出海邏輯,再說國內海風市場,國內近海資源基本已經飽和,未來發展在深遠海方向毋庸置疑,雖然長期趨勢沒問題,但是還是要關注短期海風落地進程,比如去年雖然一致預期是風電裝機小年,但是全產業鏈年報披露出來發現,即使價值量最高的海纜,還是頻繁不及預期。所以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今年要重點關注風電的邊際變化情況,打出的預期是否能真正落地。

今年一季度裝機情況不錯,其中Q1裝機10.4GW,同比增長31.64%;其中陸風9.89GW,同比增長31.17%,海風0.51GW,同比增長41.67%。尤其3月單月新增裝機量達到4.56GW,同比增長110%,創了歷史新高。但招標量表現平平,23年1-4月實現招標約34.5GW,其中陸風約31.8GW,海風約2.7GW,海風同比下滑約24.5%。其中4月招標約5.8GW,同比下滑64%,環比下滑25%,基本都是陸風。所以目前看,海風的招標數據平平,沒有超預期,當然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淡季所致。市場主流機構預計今年海風招標規模能達到15-20GW,至于能實現多少還是看二季度后的進展。

(見智研究制圖)

整體而言,見智研究認為,今年新能源部分賽道出海趨勢加速邏輯還是可以關注的,比如充電樁,比如風電。雖然說去年也在談出海,但是還尚未形成趨勢加速階段,今年按照政策力度以及規劃時點推算,有望是出海拐點之年。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