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當前熱訊:CCER加速重啟,影響有多大?此前為何暫停?

據中證報消息,5月30日中關村論壇林草碳匯創新國際論壇上,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對表示:目前正在抓緊啟動全國統一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系統各項工作,爭取今年內重啟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


(資料圖)

事實上,今年以來關于CCER即將重啟的利好消息一直不斷。

2月4日,全國統一的CCER注冊登記和交易系統已開發完成。3月30日,生態環境部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建議。

什么是CCER?

CCER指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是依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經國家發改委備案,并在國家注冊登記系統中登記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量。

打個比方的話,CCER機制可類比為學校的獎勵制度。假設你是一名學生,學校設定了一套獎勵制度,只要你的成績提高或者好的行為得到老師認可,就可以得到一枚獎章,而這個獎章可以在學校獎品商店里兌換獎品。

對應到CCER這里,學生的成績提升或者好的行為就相當于碳排放的減少,獎章就像是CCER,而獎品商店就像是碳市場,企業通過搞清潔能源,搞清潔項目,對節能減排有貢獻,就可以獲得CCER,而手里有CCER,就可以到碳市場上用你的獎章(CCER)去變現。

據天風證券研報,能夠產生CCER的項目主要包括碳中和、、水電、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林業碳匯、甲烷利用等減排項目。

此前一度暫停

據天風證券梳理,2012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標志我國CCER開始起步。

2013年10月,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上線,我國CCER進入交易試點階段。

2015年1月,國家自愿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正式上線。

2017年3月,CCER暫停,國家暫緩受理CCER方法學、項目、減排量、審定與核證機構和交易機構等的備案申請。

為何暫停?華創證券表示,主要由于交易量小和市場不規范等問題。天風證券分析指出,理論上我國CCER市場應呈現供小于求狀態。

需求方面,現階段僅有電力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年碳排放總量約為40億噸,若按5%的抵消上限計算,我國CCER需求每年約2億噸;供給方面,2017年CCER備案申請暫停之后,存量CCER隨著每年履約抵消不斷減少,市場供應呈現稀缺狀態。

但是實際上,CCER市場長期處于供給過剩狀態,原因主要包括CCER價格優勢不明顯以及流動性受限。

1)CCER價格優勢不明顯:據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公布的碳價指數,2022年7-11月,全國CCER價格均高于全國碳配額交易價格。由于CCER的交易具有自愿性,CCER價格優勢的缺失使得配額短缺的控排企業不會優先考慮購買CCER來抵消碳排放。

2)CCER交易的流動性受限:各試點碳市場對CCER的使用均設置了抵消比例、來源地域和使用時效等限制規定。此類限制會導致CCER分化和流動性受限,能滿足限制條件用于當地控排企業履約抵消的CCER數量有限,而不滿足限制條件的CCER則在市場中空轉,大量處于供給過剩狀態。

CCER重啟加速,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有望受益

天風證券指出,現階段僅有電力行業納入碳交易市場,對應的CCER需求每年約2億噸;若未來碳交易市場擴容至建材、鋼鐵、有色金屬等八個行業,碳排放量總額將會達到70億-80億噸/年,對應CCER的需求量將達到3.5億-4億噸/年。

根據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公布的碳價指數數據,2022年我國CCER均價為56.5元/噸,碳交易市場擴容后對應的CCER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97.8-226億元。

據天風證券測算,在目前審定的2871個項目中,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垃圾填埋發電的企業占比高達69%,CCER的重啟使得這類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可以通過將“二氧化碳減排量”變現來增厚自身收益。

東吳證券對CCER自愿減排主要鼓勵的7種類型進行減碳量及經濟效益測算,減碳經濟效益從高到低依次為:填埋氣資源化>林業碳匯>>生物質利用>碳中和>餐廚處置>垃圾焚燒。填埋氣資源化減排及經濟效益最為突出,其度電減碳量可達0.00578噸,在CCER碳價為30/60/100元/tCO2的情景假設下,利潤彈性102%/204%/339%。

湘財證券表示,全國統一的CCER交易市場重啟有望加速,垃圾焚燒發電、生物柴油等減碳項目以及環境監測板塊有望受益。

海外此前也有大動作,涉及多個高耗能產業

據界面新聞4月19日消息,歐洲議會批準歐盟碳市場改革。歐洲議會投票通過歐盟碳邊境稅,對進口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和氫氣征收二氧化碳成本,議會支持歐盟到2030年將碳市場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少62%;支持到2034年結束對工業排放二氧化碳的免費配額。

廣發證券認為,歐盟碳市場改革將對我國乃至全球進出口格局造成深遠影響,以塑料產業為例,減排屬性突出、能耗指標更低的再生料競爭力將更加突出。同時,對于外購電力排放成本的考核亦將加速綠電產業的發展。此外,我國碳交易市場及碳定價機制有望加速建立及完善,以應對歐盟日漸趨嚴的碳邊境調節機制。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