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家電龍頭布局光伏的“五國混戰”-天天熱推薦

繼今年5月實控科陸電子(002121.SZ)事宜落地后,美的集團(000333.SZ)將增持合康新能(300048.SZ),對正火熱的光伏產業做出進一步投資押注。

6月21日晚間,合康新能發布公告稱,擬向美的集團發行股票募資約14.73億元,用于電氣設備業務能力升級項目、光伏產業平臺項目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截至目前,美的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下稱“美的暖通”)持有合康新能18.83%的股份。本次定增完成后,美的集團的持股比例將提升至37.56%,合康新能的控股股東將由美的暖通變更為美的集團,實控人仍為何享健。

相比合康新能營收占比近七成的高端制造業務,其正以翻倍速度增長的新能源業務進展備受外界關注,此次募資額中的3.81億元就將投入到合康新能的光伏產業平臺項目。

6月26日,合康新能盤中一度漲超13%,收于5.97元/股,當日收漲7.37%。

信風(ID:TradeWind01)向合康新能方面詢問關于光伏業務長遠規劃等問題,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美的集團證券事務人士則向信風(ID:TradeWind01)表示,與合康新能業務的協同主要體現在美的在制造業研發上的優勢都會幫助到合康更快地進入到光伏產業。并且未來合康新能的業務不一定局限于國內,海外市場也會有一定的發展。

在家電市場趨于飽和的情況下,巨頭們普遍選擇光伏作為“新故事”的題材之一。而在美的集團大筆增持彰顯在光伏產業“掘金”的決心之前,TCL、創維、海爾、格力均已紛紛布局。

區別在于,各家選擇切入光伏產業鏈的環節各不相同,導致能掙到的錢也不一般多,被美的下了重注的合康新能會是那把趁手的“鏟子”嗎?

背靠大樹

被納入美的集團工業技術事業群的合康新能,承載起了美的集團在光伏、儲能業務上的布局期待。

在賣方多次提及的核心觀點中,看好合康新能的主要原因為:美的集團擁有完備的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可以為合康新能所復用,提供新能源業務的增量業績。

而目前來看,光伏業務確實已經成為最為重要的業績增長極。只不過暫時還沒用到上述潛在優勢,美的集團可以為合康新能提供的訂單量就已經很大了。

2022年,合康新能的新能源業務(包含戶用儲能、工商業側及發電儲能、低碳智能微電網解決方案服務)貢獻了2.83億元營收,同比增長422.84%,占比19.83%,超過節能環保業務成為其第二大業務。

而合康新能與美的集團及其子公司的關聯交易金額就有9545.23萬元,其中就包含了銷售變頻器、提供光伏EPC項目的施工、運營等服務的費用,約占前者新能源業務營收的三分之一。

年報顯示,包括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廠房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庫卡機器人(廣東)有限公司光伏電站二期項目等正在竣工驗收中,重慶美的通用制冷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等處于在建狀態。2023年,合康新能與美的集團的日常關聯交易金額預計為2億元,與上年持平。

美的集團能提供給合康新能訂單在于在全國各地有大片廠房,廠房的屋頂均可進行光伏屋頂建設,實現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據信達證券研報測算,美的集團規劃到2025年實現綠電裝機容量1000MV的目標,若按照1.5元/瓦計算,1000MV的裝機容量對應了15億元的裝機規模。

而美的集團2022年報顯示,全集團各事業部制造工廠已建成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187MW, 在建項目87MW,2022 年光伏發電量約2.1億度。合康新能未來在美的集團可獲取的訂單量仍相當可觀。

在美的集團的規劃中,發展光伏是其新能源等核心ToB業務中的重要環節,也與其“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綠色戰略愿景目標一致。

因此不難理解,美的集團不僅要給合康新能訂單,還要參與后者定增直接“給奶”。

公告顯示,本次美的集團的認購價格為4.43元/股,相比合康新能的最新收盤價5.56元/股折價約20%,認購數量為3.32億股,美的集團將以現金方式認購公司本次發行的全部股票,定增完成后,美的集團的持股比例將從18.83%提升至37.56%。

合康新能14.73億元募集資金中,4.9億元將用于電氣設備業務能力升級項目;3.81億元將用于光伏產業平臺項目;4800萬元用于信息化系統升級項目;5.54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信達證券發布研報認為,此次定增體現了合康新能在美的集團中的戰略價值,也體現美的集團對于光儲業務的重視。定增的資金將有利于合康新能加強研發、產能、渠道等方面的投入。其中研發項目投入超10億元,有利于公司豐富產品結構,構建配套產業鏈。

涌入光伏

據華泰證券研報數據,中國家電市場容量在2019年就已經趨于飽和。而相比家電銷售規模負增長的現狀,有國家政策扶持,又有完整配套產業鏈的光伏行業顯然比前者更有想象空間。

由于城市建筑的限制,光伏儲能在C端的應用多是在下沉市場,而在家電下鄉中磨練出寬廣銷售渠道的家電企業們紛紛跨界也是應有之義,光伏發電已成為近年來裝機量提升速度最快的發電模式。

以TCL、創維、海爾、格力、美的等五家家電企業而論,各家選擇切入光伏產業鏈的業務不同,所取得的成效也有顯著差別。

目前家電企業在光伏產業中布局的領域有光伏組件、建設安裝和渠道分銷三個環節。而上述五家企業中,僅有TCL集團的TCL中環(002129.SZ)涉及產業中上游的光伏組件環節,為國內硅片龍頭企業。其余創維、海爾以及美的僅涉及到產業鏈下游的建設安裝和渠道分銷環節。

2018年12月,下定決心的TCL集團將旗下消費電子、家電等終端業務細數剝離,彼時其手機業務已經連續三年虧損。

2019年,TCL集團再度出手,參與天津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混改,斥資125億元收購其100%的股權,切入光伏產業鏈上游的硅片制作環節。

據首創證券測算,TCL中環所處的硅片制造行業CR5達72.8%,市場趨向寡頭壟斷。據國海證券數據,TCL中環硅片銷售額在全球市占率超過20%。

由此,TCL集團收獲了占據光伏價值鏈C位的TCL中環。2022年,后者的營收實現670.1億元,同比增長63.2%;凈利實現68.19億元,同比增長69.21%。從盈利表現來看,TCL中環也比做光伏EPC業務的合康新能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其毛利率高達17.82%,凈利率則達到10.56%,反觀合康新能的新能源業務毛利率僅有11.34%。

幾乎是在TCL收購TCL中環同期,創維集團(0751.HK)在2020年正式進軍光伏行業,成立創維光伏,只不過其聚焦光伏渠道分銷環節,致力于將更多光伏板鋪上用戶房頂。

據信達證券研報數據,目前創維集團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裝機規模為行業龍頭之一。其采取安裝光伏產品送家電產品的模式在下沉市場大力推廣,據統計,創維光伏已贈送70萬件上百款家電,累計金額13.8億元。

2022年,創維集團總營收534.91億元,其中新能源營收119.34億元,較2021年增長191%,成為創維集團的第三增長曲線。創維光伏的總經理曾公開表示,“目前全國每建設10座戶用BIPV電站,就有8個家庭選擇創維光伏?!?/p>

與創維光伏稍有不同,海爾集團旗下的納暉新能源更強調為C端用戶提供分布式“家庭智慧能源解決方案”。通過軟硬件集成,幫助用戶在儲電、用電等方面達到能源管理的目的。公開信息顯示,納暉新能源目前實現了全國15個省、500余縣的網絡覆蓋,在2022年打造了諸如諸城整村匯流項目、菏澤魯西新區全域全場景分布式光伏建設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體內包含家電業務的TCL電子(1070.HK)也開始進軍光伏下游產業,布局分布式光伏業務,與上述的創維等同臺競爭。報告期內,其光伏業務覆蓋國內九大重點省市,貢獻營收3.28億港元,TCL電子將光伏業務視為新增長曲線。

至于格力電器(000651.SZ)對光伏業務的應用,則更多聚焦在產品端,其2013年就研發出“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系統”,將光伏發電和中央空調融于一體,按照格力的說法,其光伏空調不僅可以實現電力自發自用, 還能夠將多余電量供給其它用電設備,實現電能自給自足。與珠海本地國資華發集團在光伏領域的合作也更多聚焦在產品端,意欲推動“光伏+空調”的創新應用。

但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對信風(ID:TradeWind01)直言,“所謂光伏空調直白地講就是帶有光伏太陽能板的空調,這種空調在城市基本上沒有市場,因為城市建筑一般不允許安裝光伏板,光伏空調只在光照條件比較好的地區使用,所以這是一種小眾產品,市場空間不大?!?/p>

信風(ID:TradeWind01)就此多次致電格力電器,但并未能接通。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