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微信“小綠書”,閉環了

這一次,微信真的變成“小綠書”了。

就在最近微信的新版上,發布了“小綠書社區”,用戶在進入到看一看會發現以前的欄目從三個變成了4個,出現了“圖片”的選項。


(相關資料圖)

▲小綠書以微信視頻號為主體

在今年2月份首次推出從小綠書,我就提到微信也是順勢而為,為用戶主流多樣化的內容。

其公眾號創作者可以發布新的內容形式,圖片內容。可是用戶除了公眾號瀏覽單條圖片內容,就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查看了。想刷刷圖片內容都找不到地方。

可是預計創造發布圖片內容的占比應該非常低,因為公眾號一天一條或者一周一條(訂閱號和服務號),主要原因是許多創作者都舍不得把圖片內容當做有限的推送。

之前的內容瀏覽只能在公眾號里面,并且不集中,用戶無法體驗像“小紅書”那樣刷內容的習慣,而微信現在給出了“小綠書”社區,自然就為此增加了新的入口。

現在8月份,內測小綠書的另一部分:圖片內容信息流。同時將發布小綠書的入口和視頻號綁定在一起。

雖然小綠書的發布入口還是在一個四級入口,用戶進入微信需要發現再點擊看一看,再選擇圖片才能點擊發布按鈕。

▲微信小綠書發布入口

要知道圖片內容是微信今年2月份才開始發力,之前是沒有過這樣的內容形態,作為社區產品我們要關注三類用戶,分別是游客(消費者)、創作者、和平臺,其中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下

▲三者之間關系

所以如果沒有內容沉淀、以及好的內容,是沒有吸引游客的,同時就沒有辦法為創作者帶來收益,而平臺就無法生產出好的內容,導致消費者離開。

小綠書正在做內容沉淀以及用戶標簽

因為微信以前沒有給用戶帶過標簽,最多就是在公眾號創作者的時候給創作者內容標簽,但是作為一個用戶來說喜歡看什么內容,微信只能通過大數據分析,而在小綠書有限的內容里,讓用戶在有限的內容里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微信小綠書采用了和小紅書一樣的標簽選擇。

▲小紅書用戶選擇標簽

從目前來看,微信小綠書是沒有任何“流量扶持”的,或許在微信里已經過了流量扶持的說法,不像當初視頻號剛剛上架的時候,視頻號創作者獲得了各種流量激勵,比如創作者徽章、流量扶持周期、特定話題活動等等。

▲視頻號扶持政策

現在小綠書是沒有任何的流量扶持政策,PMTalk最近測試的一條小綠書,瀏覽量為0,在排除了平臺違規之外,可以看見小綠書需要還是私域流量推送的。

▲小綠色仍然需要私域流量

現在來對比小綠書和小紅書,小綠書還遠遠達不到小紅書的效果,畢竟沒有流量引入,自然就得不到創作者。

同時微信的用戶畫像復雜、多元,覆蓋各個年齡階段,要想像小紅書那樣吸引用戶瀏覽、創作還是很難。這也造成小綠書難以生產像小紅書那樣高質量的圖片內容。

小綠書的灰度功能,也是在給自己打造內容沉淀,未來相信會圍繞圖片內容提供系列工具,比如小紅書就有的PK、投票工具,增加小綠書圖片內容社交性。

這些小工具都方便了圖片內容發帖人生產內容。

▲小紅書投票工具

張小龍說:有什么喜歡或不喜歡的功能,歡迎提提

就在小綠書更新后,張小龍也開始讓IT互聯網那些事兒博主在網上號召
“看看用戶有什么喜歡的,什么不喜歡的。

我截圖了評論區熱門的內容,給大家分享下用戶希望的“主流微信功能”

集中在朋友圈置頂、朋友圈發live動圖、朋友圈評論帶圖、朋友圈可以編輯這些,雖然置頂功能已經有了,但是可以看到非常多的用戶仍然沒有被灰度到。

提到live動圖,順便有一個經典的問題:微信頭像為什么不支持GIF?

記得有一次在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說每天都有1億人教他做產品,而現在他竟然主動找用戶提及建議、和用戶需求,也是非常少見的一次了。

可以看見微信隨著迭代也順應潮流,功能更越來越多,從簡單的語音、文本聊天,到現在支持音頻、圖片、短視頻、直播,本身就變得越來越臃腫了。

讓用戶告訴什么功能可以取消,才可能獲得一些感性的需求。因為作為微信的產品經理,已經除了數據之外沒有辦法獲得一些感性需求了。

這也是為什么我見過一些產品團隊負責人,會要求產品經理每天去閱讀用戶反饋至少10條,隨時把握一些產品感,知道用戶需要什么。

做產品經理一定要客觀,但不能缺失感性

隨著功能越來越多,邏輯越來越復雜,產品經理還真的沒有辦法顧忌全面,因為系統越復雜,會分配給多個產品經理完成,其中還會有C端、數據、B端產品經理等等,這些產品經理都會劃分產品框架的某些或者某個功能模塊。

不是親自己負責的,自然就不清楚其中的邏輯了,所以需要獲取到用戶的需求,而不是產品經理或者內部人的需求。

今天的分享就在這里。

本文來源:Kevin改變世界的點滴,原文標題:《微信“小綠書”,閉環了》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