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祥鑫科技再獲超130億元意向大單,東莞上市企業扎堆加碼新能源業務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王卓峰 東莞報道

近年來,東莞A股上市公司對于新能源的熱情可謂高漲。精密模具和結構件龍頭祥鑫科技近日公告稱:于2023年5-6月獲客戶項目定點意向書,預計項目總額為131億-134億元。就在兩個月前,該公司還披露了今年1-4月獲得客戶的項目定點意向書情況,預計項目總額為149億-151億元。

今年上半年,祥鑫科技意向單總金額預計為280億-285億元,已是該公司112億元市值的約2.5倍,是去年營收的約6.5倍,是2021年營收的近12倍。其下游客戶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和光伏逆變器等領域。


【資料圖】

事實上,東莞A股公司跨界新能源并不是新鮮事,除祥鑫科技外,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約5成東莞A股公司轉型或涉足新能源行業。那么,精密模具和結構件龍頭祥鑫科技究竟有何能耐拿下如此大單?新能源行業到底有何“魔力”引得東莞A股企業爭相跟進?紛紛扎堆新能源行業,企業又將面臨什么樣的行業環境?

新能源成公司業績新增長極

成立之初,祥鑫科技并未涉獵新能源領域,主要從事五金電子類金屬結構件的生產。

2015年,當大多數東莞A股公司還沒意識到新能源賽道前景之時,祥鑫科技就已開始了新能源領域的布局,產品涵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通信設備制造業以及光伏儲能結構件三大行業,迅速成為新能源賽道的一匹黑馬。

業績的反饋最為直接。2022年,祥鑫科技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0.93%,增至42.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00.38%,增至2.57億元。

從營收構成來看,祥鑫科技去年增長來自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兩個領域。財報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精密沖壓模具和金屬結構業務實現營收25.57億元,儲能設備沖壓模具和金屬結構件實現營收5.35億元,兩項業務占整體營收的比例超70%,成為公司業績新的增長極。

今年一季度延續了2022年的增長勢頭,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1.49億元,同比增長52.7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205.12萬元,同比增長140.43%。在財報中,祥鑫科技稱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業務領域訂單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公司還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生產效率和精益化生產水平,使其盈利能力獲得提升。

也就是說,訂單的飆升與祥鑫科技新能源業務快速增長相關。

從目前已披露的5-6月定點意向書內容來看,祥鑫科技新能源業務的預期訂單的確可觀。但也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提出質疑:這筆意向訂單能否變成利潤?何時能變成利潤?

上述質疑并非空穴來風。祥鑫科技在公告中明確指出,此次的項目定點意向書不構成實質性訂單,產品的實際供貨時間、供貨價格、供貨數量以客戶的后續正式供貨協議或銷售訂單為準。

換而言之,上述意向訂單或將在未來幾年一定比例轉化為實質訂單,進而有利于提升公司未來的整體業績提升,但不會對公司今年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再加上意向書中,有109-111億元項目金額的訂單周期為1-8年,22-23億元項目金額的訂單周期為10-12年,且是以客戶主動下單模式進行的,時間較長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因此能否變成真金白銀的利潤收入,還尚未可知。

但長期來看,這些預期訂單對祥鑫科技未來的經營業績有積極影響,尤其是能為該公司加快產能建設提供動力。

需警惕新能源賽道的“內卷潮”

實際上,祥鑫科技的跨界并非個案。隨著新能源賽道愈發火熱,東莞A股上市公司正形成扎堆競逐之勢。

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不完全統計,在東莞58家A股上市公司中,目前已有近30家布局、跨界或間接切入新能源賽道,涉及電子元器件、精密鑄件、光伏儲能等細分領域。特別是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公司通過募資購買廠房、定增等多種形式跨界投資儲能、電池等新能源領域。

但值得關注的是,在跨界新能源的東莞A股公司中,不乏因主營發展萎靡,試圖踏入火熱賽道進行“自救”。

今年2月,主營為模擬芯片研發和銷售的賽微微電發布公告稱,擬約1.6億元購買上海物業用于“新能源電池管理芯片研發項目”、“工業領域電池管理及電源管理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等項目研發。

2022年,賽微微電實現營業收入約2億元,同比減少41.09%;實現歸母凈利潤5224萬元,同比下滑41.44%;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為2186萬元,同比減少了74.91%。

賽微微電稱,營收下降主要系全球局勢波動、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公司所處的下游行業尤其是消費電子市場需求持續不振,導致公司業務增長速度放緩,產品出貨量減少。目前,公司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各個產品的研發進度。

今年5月,主營業務為高速公路、軌道交通投資的東莞控股對外披露稱,擬同意1號線建設公司與東莞市軌道交通局解除《東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PPP改造項目PPP項目合同》。

2022年,東莞控股營收為41.04億元,同比下降22.87%;歸母凈利潤為8.29億元,同比下降10.83%。值得一提的是,東莞控股去年逾6成營收來自上述項目,但其利潤微乎其微。

分行業來看,2022年該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業務的營業收入創歷史新高,達到4928.92萬元,較三年前增長近4.5倍。顯然,在新能源火熱的大背景下,東莞控股希望退出該項目收回的資金,加大新能源板塊的投入,進而打造新的業務新增長極。

綜合看來,跨界投資新能源領域的東莞A股公司,其背后的主業可謂“五花八門”。除了上述公司外,提供FA工廠自動化零部件一站式供應的怡合達,年初拋出了26.5億元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后,增強FA工廠自動化零部件出貨交付的供應鏈能力,其客戶涉及新能源鋰電、汽車、光伏等多個細分行業領域。

東莞A股企業為何前赴后繼入局新能源賽道?這個問題背后反映出東莞制造業迭代過程中企業所面臨的局面——一邊是亟需轉型升級的傳統制造業,一邊則是深受熱捧且尚在風口的新能源行業。

在時代的裹挾下,企業為尋求新增長曲線競逐火熱賽道而來,但跨界新能源總體而言并非“易事”,特別是一個競爭日益加劇的行業。

協縱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沖認為,新能源行業前期資金投入較大,對于沒有主業積累的上市公司而言,用大量的資金或資源進行跨界投資,需要把握好投資節奏,防止步子太大短期對資金鏈造成更大壓力。

除了警惕短期的資金風險,企業更需要關注長期競爭市場。

黃立沖認為,新能源市場千變萬化,雖然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背景下,有部分企業在這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但未來隨著行業逐漸進入穩定期,行業增速或將下滑,競爭將愈發激烈。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新能源領域,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