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天天快看點丨“雙碳”時代城燃企業“黑馬”,市場聚焦濱海投資(02886)遠期價值

伴隨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以及房地產市場的快速擴張,中國天然氣消費市場在過去十幾年經歷了一段快速增長期,部分優質的城燃企業抓住了這樣的機會,實現了自身的發展壯大。

中國清潔能源運營商濱海投資(02886),正是瞄準了城燃市場的成長機遇,經過多年的深耕,完成了從扎根天津,再到走向全國的發展演進。在這個過程中,該公司的戰略規劃一以貫之的明晰,即堅持將城燃業務作為核心,尋求新興業務拓展機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23日,濱海投資公布了2022年業績。在這份財報中,我們不僅將看到公司韌性增長的一面及穩步前行的發展底色,更能看到其深度挖掘綠色低碳轉型中增長機遇的未來。

收入規模再創新高,用戶結構持續優化

2022年,濱海投資的收入創新歷史新高水平,實現61.03億港元,同比增長26%;當期毛利潤為7.27億港元,剔除匯兌影響,公司股東應占溢利約4.10億港元,同比增加9%,總資產較上年同期上升5%至85.7億港元,綜合趨勢穩中趨好。

值得一提的是,規模穩增、戰略清晰的同時,基于對未來盈利增長的信心,濱海投資堅持高派息政策,以優秀的投資回報回饋全體投資者對公司的信賴。公司擬派發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不僅較上年同期的每股9港仙有所增長,派息率更是高達41.5%,分紅指標持續向好。

受益于此,在財報發布次日(3月24日),濱海投資跳空高開,股價一路走高,全日漲幅達6.06%,成為市場中的一抹亮色。對于市場而言,財報中所透露的明朗前景無疑是公司個股表現的核心驅動因素,其穩健基本面則成為股價的有力支撐點。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2022年疫情反復、終端需求疲軟的背景下,濱海投資取得這樣的成績已是不易。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同比下降1.7%,這也是近20年來全國年度天然氣消費量首次下降。在總需求縮量的背景下,濱海投資的售氣量卻逆勢同比上升了3.27%,也令市場看到一家以穩健為底色的城燃企業面對行業逆風時所具備的抗風險能力和經營韌性。

之所以能實現穩健增長,究其根本,與濱海投資在燃氣主業的精耕細作不無關系。自成立以來,濱海投資一直堅持“燃氣安全”和“穩定供氣”兩大關鍵詞,長期以來重視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費用,加速數智化轉型步伐,促進集團全面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穩定、低成本的氣源作為所有城燃企業盈利能力的底層支撐,也構成濱海投資主營業務的重要看點。

近年來,背靠我國北方龐大的天然氣需求市場,以及良好的海港條件,天津憑借大規模的油氣田、儲氣庫群、LNG接收站和向外延伸的輸氣管網,形成天然氣產、供、儲、銷完整體系,現已逐步發展為京津冀乃至我國北方的天然氣供應保障樞紐城市。

而濱海投資坐落于天津這個天然氣集散地,自身具備獨特地緣優勢,更發揮與股東中石化的合作優勢,不僅在氣源上有所保證,擁有穩定的天然氣供應,緩解上游氣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實現了上下游協同,提升保障供應能力,議價能力大幅提升。

從收入結構上來看,管道天然氣銷售業務期內為公司收入貢獻88.16%的營收,該分部年內仍呈高速成長的態勢,收入增加約34.1%至約53.8億港元,成為帶動整體營收規模增長的中堅力量。其中,來源于工商戶的收入同比增長41.4%達44.03億港元,對該業務分部貢獻占比達到81.84%,較上年同期提升了4.21個百分點,售氣結構優化趨勢明顯。

從中不難發現,該公司是市場中少有的以工商業客戶為主的城燃企業,從銷氣量來看,其超過50%的天然氣業務是由工商業客戶貢獻。多年以來,基于大量工商業用戶,濱海投資積累了豐富的展業和管理經驗,這是許多同業所不具備的長久、持續和穩回報的深度運營能力。

綜合銷氣量和氣源兩個關鍵因素上的優勢,令濱海投資擁有穩定的財務基礎,也為其內生外延進行業務拓展提供了最堅實的支撐。

獲得股東鼎力襄助,內生外延版圖擴張

從近年城燃企業的行業格局變化來看,原本的區域性逐漸演變為全國性競爭,規模優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固守舊有模式或無力外拓的企業將會在未來競爭中愈發勢微。

因此,在2022年中,濱海投資的控股股東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第二大股東中國石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簽訂《關于進一步推動濱海投資有限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框架協議》,共同推進公司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目前,全國城燃市場整合正在不斷提速,濱海投資能夠獲得股東大力支持和資源傾斜,已充分驗證了其基本面和經營上的優質。直至2022年,公司一直貫徹內生成長和外延發展并舉的擴張策略,確保其在城燃領域擁有長期且可持續的擴展空間。

年內,濱海投資在股東的支持下,以1.93億元收購中石化液化天然氣的2%股權,后者的天然氣接收站與集團管線連接,將有助公司與天津銷售市場聯系,帶來高經濟潛力。同時,鑒于中石化液化天然氣在天然氣市場中游的儲存及加工運作可協助公司無縫銜接上游資源、氣源貿易及下游市場,將令濱海投資具備開拓市場及發展必要核心資源的關鍵能力,高筑競爭壁壘。

在內生式成長方面,濱海投資依托泰達于天津區域的城市綜合開發優勢,陸續獲取諸如天津開發區西區熱源二廠、八里臺鎮能源供應、天津泰達科創城等多個項目,上述動作均代表著兩大股東的承諾正在持續兌現。隨著項目進程有條不紊推進,濱海投資積極挖掘中國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中的增長機遇,未來還有望迎來更大的增量空間和更加深遠的合作。

同時,濱海投資自身亦不斷加大外延拓展上的力度,設立南方集團公司,建立合資合作平臺,加強市場拓展及資源整合。據了解,該南方集團立足現有南方區域10家附屬公司,管理范圍覆蓋浙江、江蘇、江西、湖南、海南等中國內地南方區域市場,令公司在南方區域內協同效應明顯增強,整體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此外,公司還于1月收購了南京金屏燃氣,進一步擴充在南京溧水區的經營版圖,鞏固其經營主導地位,區域話語權大大增強。

也正得益于濱海投資具備前瞻式的敏銳嗅覺進行逆勢擴張,在2023年氣價回落疊加疫情影響消除,國內城燃氣源成本下降,工商業燃氣的需求全面復蘇,城燃行業預期向好的當下,相信公司能率先把握良機,實現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的快速成長。

在做大做強主營業務的同時,該公司還在新業務的開拓上小有收獲。基于229.9萬戶的豐富用戶資源,其借助燃氣行業獨有的場景,觸達用戶消費端及綜合能源的節能需求,主動開拓小型安裝、燃氣具銷售、燃氣保險銷售、非居有償維保等毛利較高的新業務,超額完成2022年所設定的毛利目標,同比增長72%,深入挖掘用戶價值和增量空間以豐富收入來源。

可見,在濱海投資高質量發展的策略中,對天津區域的深耕和外埠區域的整合,正在快速拓寬公司的成長邊界。天津泰達攜手中石化所帶來的協同效應和更多的合作機會,有望助濱海投資實現業態、空間和角色的全方位突破,也有望成為公司新一輪高速成長的發展引擎,推動其經營業績和業務版圖的厚積薄發。

切入綜合能源賽道,業務轉型再度提速

面向未來,2023年無疑將是充滿機遇的一年。一方面,中國能源結構轉型穩步推進,天然氣作為清潔低碳的化石能源,市場需求仍保持旺盛。另一方面,國家“3060”雙碳戰略的指引下,可再生能源正處于高速增長通道中,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未來將繼續保持樂觀增長。

在不久前結束的兩會中,“雙碳”話題依舊是熱點之一。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推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

有鑒于此,與多種能源融合發展的程度,將成為未來判斷燃氣企業內在價值的關鍵因素,因為這不僅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且從另一層面來看,城燃公司的多能源融合發展打造了新的增長空間,成長性將進一步提升。

因而,與濱海投資2022年報一同公布的,還有一則飽含深意的合作協議。根據公告,濱海投資與泰達投資將就天津市濱海新區泰達科創城項目開展綜合能源的全面合作達成意向并成立對接小組。濱投天津將結合泰達科創城園區規劃企業的需求及資源稟賦,定制光伏、地熱等全面新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方案,推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設冷熱水電氣一體的綜合能源系統。

此外,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天津濱投新智科技專注于集團綜合智慧能源業務的創新孵化。新智科技以集團現有主營業務為支點,從智能服務、智慧用能出發,切入綜合能源業務,將為未來智慧綜合能源業務提供重要運營保障。

從中可以看到,在控股股東的支持下,濱海投資擬將綜合智慧能源服務當作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兼顧技術與經濟性,構建一個多元的低碳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因地制宜、高質量推動綜合智慧能源項目開發。

從業務拓展來看,濱海投資借助廣闊的用戶基數,利用智能化的信息技術開展分布式能源服務,以此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降低排放保護環境,有利于城市電網和氣網的雙重調峰,及提高能源供應的安全和穩定性,實現能源轉型,目標客戶廣闊。

市場前景方面,中電聯數據顯示,2020-2025年綜合能源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0.8-1.2萬億元,203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3-1.8萬億元,可見綜合能源服務的需求將不斷擴大,市場對該黃金賽道的重視度與日俱增。

而正如前文所述,對于符合時代發展趨勢,且成長性提升的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均將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估值溢價,這將使公司的股價在長期維度上呈現出正面的“戴維斯雙擊”的效果。因此,在投資城燃企業時,抓住與多種能源融合發展方面存在巨大預期差的標的,將是取得超額收益的關鍵。

可以展望的是,濱海投資在成熟穩定的燃氣業務支撐下,不斷延伸出的新增長點已蓄勢待發,后續若持續得到業績驗證,將對其估值提升起到極其重要的提振作用。

同時,在能源“雙碳”目標之下,用戶綜合能源的節能需求均將成為濱海投資產業轉型升級的切入點,其將以科技創新為支點,未來進一步開拓多元商業機會和增量潛力。結合資本市場對相應行業趨勢的青睞,公司的轉型前景將和估值成長共振,獲得投資者長期看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