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穿梭在深山雪地的“山野醫生”

“周邊溫度?”

“零下12℃?!?/p>

“供電、網絡等參數情況如何?”

“一切正常!”

…………

春節臨近,新年初雪將北京延慶海坨山銀裝素裹。凜冽寒風中,一群“山野醫生”匆忙穿梭于深山雪地之間。他們“巡診”的對象不是病人,而是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野外地震監測臺站。

海坨山位于北京西北部,有“雪游龍”之稱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等冬奧會競賽場館坐落于此。2021年以來,為提升賽區地震安全保障能力,北京市地震局在延慶區新建、改造26個地震監測臺站,配備42套地震監測儀器,由此織就的“神經網絡”能敏銳感知大地搏動。

由于藏身山野、環境惡劣,臺站和儀器易出現故障,監測運維人員便成為關鍵時刻救急除病的“山野醫生”。1月26日,記者跟隨這群“山野醫生”體驗了一次“巡診”過程。

“吃早飯了沒?一會兒進到山里又遠又冷,別餓著!”一大早,記者在北京市地震局昌平地震監測中心站見到正要“出診”的郭士軍。他身著一件袖口磨起毛了的深藍色粗布工裝,左臂肩口袋里插著一支“應急”筆,在8塊監控顯示屏和值班電腦前來回操作。

郭士軍是該中心站監測運維室主任。2021年,為優化基層臺站管理體系,北京市地震局成立該中心站,將全市100多個基層臺站統一管理。經驗豐富的郭士軍被“挖”了過來,承擔起對各臺站每天的遠程“會診”工作。

“這里好比醫院的急救中心,只要發現臺站‘生病’,我們就迅速‘出診’。若是遇到冰凍雨雪等惡劣天氣,也要對重點臺站進行‘巡診’?!苯涍^一番熟練操作,郭士軍示意記者準備出發,目的地是冬奧會延慶賽區的下營村臺。

下營村臺距離中心站100多公里,來回一趟接近3小時。郭士軍告訴記者,這些數字對他而言已是“小場面”。1995年他大學一畢業便扎進基層臺站,從建設到運維,在小小的一方臺站里一干就是20多年,習慣了披星戴月,北京所有的臺站基本都有他的足跡。

或許是怕記者不相信,51歲的他現場打賭:“現在你隨便問我個臺站,位置、布設情況,我馬上告訴你!”還未待記者提問,接下來的細節證實他并非吹噓。90分鐘的車程,郭士軍的手機響了12次——各臺站同事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不約而同地向郭士軍求助。

抵達下營村,大家轉步行。不久,雪地里1個四平方米大小、不足一人高的鐘形玻璃鋼罩映入眼簾。郭士軍和同事們兩兩搭配:一人彎腰探進罩中檢查、讀數,另一人在罩外仔細記錄,并不時通過電話與工作人員遠程核校。進去時還干凈的外套,出來時已布滿灰塵。

“臟和累是次要的,這項工作最考驗的是細心和責任心?!惫寇娬f,臺站監測對環境要求十分苛刻,一有輕微變化就可能引起設備異常,導致監測數據失準?!八耘_站工作要細而又細,‘望、聞、問、切’一步都不能少?!?/p>

郭士軍將他多年摸索的“竅門”用中醫理論解釋——觀察、聽辨、觸摸,判斷設備是否發生故障、故障點在哪里,再結合“問”,將臺站“病史”搞清,實現“對癥下藥”。

“有一次,大雪封山,當地臺站突然網絡中斷,我們依據經驗判斷是雪擋住太陽能電池板,導致供電不足?!庇谑?,他們帶上備用電源到現場檢查,發現果真如此。

“山野醫生”常常與山林作伴,一線監測意味著甘于清苦。采訪中郭士軍坦言,雖然自己滿懷激情,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但隊伍專業力量不足、人員年齡偏大等現實問題也困擾著他。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這兩年中心站新招了一名北大博士?!昂笊晌?,小伙子很上勁?!惫寇娬f道。

談及新年愿望,郭士軍稍微提高語調:“我們有信心帶著這群‘山野醫生’一起成長!”說這話時,記者跟在身后,看到冬日的陽光灑在遠處的海坨山上,色彩絢麗的奧運五環折射出光芒,郭士軍和同事們踏雪前行的身影與背后的群山融為一體……

關鍵詞: 山野 深山 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