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尾礦庫治理成效明顯 風險隱憂不可忽視

《經濟參考報》記者走訪部分省市尾礦庫發現,經過近些年強力治理,尾礦庫監控管理明顯加強,多數尾礦庫安全環境風險明顯降低。不過,由于遺留問題多、責任主體經營困難、循環利用存在瓶頸等原因,部分尾礦庫仍存安全隱患,有待加強監管和政策支撐,以免少數尾礦庫可能變成“危”礦庫。

耗時長成本高制約部分尾礦庫治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及尾礦庫專項整治,尾礦庫監控管理明顯加強,防護、治污設施得到新建、擴建。但耗時長、成本高仍是一些尾礦庫治理的難點。

始建于1969年的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甘肅稀土”) 是一家稀土加工及相關材料生產企業,位于黃河上游的白銀市靖遠縣。多年來,企業大量工業廢水被存放在黃河之濱的尾液庫中,且違規排向黃河,2016年被監管部門掛牌督辦。隨后,該企業陸續修繕了尾液庫上游排洪系統、加固尾液庫主壩體并新建了主壩體在線監測系統。

在甘肅稀土3號尾液庫,仍存有80余萬立方米的高濃度酸性廢水。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幾年,甘肅稀土相繼建成了1號尾礦庫、2號尾礦庫和3號尾液庫等用于處理企業排放廢物,其中3號尾液庫已于2016年停用并封閉,壩體位移、降雨、內部測斜等監測設備均已投入使用,處理方案是通過自然蒸發使之逐漸減少,再對底泥和最后剩下不易蒸發的部分廢液進行固化處理,未來實現永久閉庫,但整個過程大約需要十年時間。

在重慶市南川區東城街道龍巖河畔,一座存量約200萬噸的磷石膏渣尾礦庫如同一座小山。這些磷石膏渣系當地雙贏集團磷銨廠產生的固體廢物,在生產了20多年后,2015年該民企倒閉,當時累積堆存磷石膏250萬噸左右。2018年生態環境部在“清廢行動”中指出,“原雙贏集團北固磷銨廠生產磷銨過程中產生的約250萬噸磷石膏堆放于河道兩側,滲濾液處理站雖正常運行,但防滲措施不完善,堆場未見覆蓋?!?/p>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尾礦庫磷石膏渣表面已覆膜,滲漏液收集池、四周截洪溝、污水處理站已經投用。在污水處理站,記者看到在線監測設備顯示總磷濃度為0.091mg/L,處理后出水水質達到一級排放標準。

南川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龍巖河是長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烏江的支流,由于總磷超標,治理前龍巖河長期為劣Ⅴ類水質。2018年,南川區投入4000多萬元對該尾礦庫進行系統治理,目前龍巖河水質穩定在Ⅲ類及以上。但由于雙贏集團磷銨廠破產,當地政府每年要投入近500萬元維護尾礦庫安全和污水處理。

少數尾礦庫仍存安全風險

記者采訪了解到,部分尾礦庫存在一定風險。2021年4月16日晚,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西沙德蓋鉬業有限責任公司尾礦庫溢流井因拱板損壞,導致尾礦水外溢。當地隨即展開應急處置,及時完成溢流井泄漏點封堵。

公司綜合部經理郭書山介紹,該尾礦庫占地1000畝,2017年投入使用,日產1萬噸尾礦水,其中沙子占60%、水占40%。尾礦排放工藝分為濕排和干排,濕排尾礦漿和水同時排放,干排尾礦漿經濃縮、脫水形成含水少、易沉淀固化的礦渣后排放。由于尾礦濕排成本為每噸4元至5元,遠遠低于尾礦干排成本每噸20元,所以企業往往選擇濕排工藝。

“尾礦庫對環境的污染是難以察覺、緩慢釋放的,但它的污染物集中、分布廣泛,一些缺乏防滲措施的危庫、險庫、病庫對環境的影響更需警惕?!焙鲜撘猸h境科技傳播中心研究員劉科表示。

記者采訪發現,部分尾礦庫主要有以下風險隱患:一是建成時間長、遺留問題多,責任企業經營困難,難以有效治理。甘肅省白銀市環境監管部門介紹,甘肅稀土作為老國企負擔重、環保欠賬較多,近幾年尾礦庫跑冒滴漏曾時有發生,被查處的環境違法違規行為數十起、累計罰金近400萬元。甘肅稀土一位負責人說,企業完全是來料加工企業,生產經營較為困難,職工工資偏低,企業守住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底線有一定難度。

二是重點礦區尾礦庫存量大、治理成本高。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應急管理局一位干部說,全市共有80多座尾礦庫,均建在山區,由于成本問題,除部分鐵礦尾礦庫已實現干排放,其他一些金屬礦尾礦采取濕排放,治理尾礦水以及閉庫后回填復墾的費用較大,企業治理積極性不高。

三是尾礦渣循環利用存在瓶頸。重慶市南川區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員介紹,要徹底消除磷石膏老尾礦庫風險,必須在消納利用上下功夫。為此,南川區從磷石膏利用、取料裝車、增值稅征退、產品推廣等方面制定了優惠政策,引進4家建材企業循環利用磷石膏。但由于磷石膏再利用建材在市場接受度、成本上存在瓶頸,短期內仍無法消納完。

多舉措防止尾礦庫成“?!钡V庫

根據湖南省創意環境科技傳播中心對部分地區尾礦庫長達五年的調研,由于受產業政策影響,一些企業關閉、合并后,其尾礦庫后續管理存在漏洞。如在尾礦循環再利用過程中,存在污染物治理不徹底的情況。受訪專家和基層干部認為,重點尾礦庫需從建庫、管理、利用、閉庫等全環節、全生命周期進行設計和系統治理,以確保尾礦庫安全。

專家認為,應加快解決占尾礦庫數量絕大多數的四、五等尾礦庫尚未建立在線監測系統的問題,督促所有尾礦庫在顯眼處落實污染公示牌以及危險警告等,嚴把尾礦閉庫審核關,加強后續污染防治和修復。

近年來,不少尾礦庫所屬企業處于虧損或者微利狀態,安全投入不足。白銀市生態環境局、巴彥淖爾市應急管理局的干部等建議,針對部分經營困難的老工業企業,國家和有關部門可適當給予稅費減免,增加專項環保資金和項目支持等措施;國家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礦業權出讓收益金返還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企業把返還資金用于尾礦庫治理。

此外,還要重點關注循環利用。重慶環州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徐再明介紹,該企業從2012年開始利用磷石膏渣生產抹灰石膏建材,雖然比普通砂石涂抹面積更大,質量也有保障,但是每平方米要貴2元左右,加上建筑市場回款難,企業難以滿負荷生產。

業內人士建議,針對較難循環利用的尾礦庫存渣,加大科技投入,出臺政策鼓勵科研院所、企業在廢物利用上加大科技創新;制定專門的扶持政策,制定循環利用優秀產品目錄,凡是進入目錄的產品,給予企業更大的稅收、補貼力度,降低企業成本;對使用這些產品的單位和個人也給予稅收、補貼優惠,鼓勵市場應用。在新項目建設中,出臺“以銷定產”政策,對于產生大宗固廢的企業,可要求其生產多少產品就必須消納多少廢棄物。

(本稿件由記者周凱、史衛燕、李云平、程楠采寫)

關鍵詞: 尾礦 隱憂 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