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海關總署發布進出口數據 前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5.39萬億元

我國外貿穩的勢頭持續鞏固。12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的11月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5.39萬億元人民幣,超過了去年全年的32.16萬億元水平,同比增長22%,比2019年同期增長24%。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72萬億元,同比增長20.5%。

疫情陰霾下,海外需求增長給我國出口帶來了新機遇。海關數據顯示,前11個月,我國外貿出口19.58萬億元,同比增長21.8%,比2019年同期增長25.8%;進口15.81萬億元,同比增長22.2%,比2019年同期增長21.8%。

“中國作為貿易大國,正在奔向貿易強國,進出口數據年年有增長是正常的。前11個月進出口總值創新高,一方面是因為外貿沒有受到疫情太多干擾。去年是整體防控,先做好防疫,為外貿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今年是精準防控,兩手抓、兩不誤。從局部看,哪些地方有疫情哪些地方重點防控,不影響其他地方發展。特別是珠三角和長三角,我國外貿這兩個主體地區沒有出現疫情的重合。”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另一方面,越南等國疫情再次暴發,很多訂單還要交給中國,特別是11月,很多訂單等不及了,只有中國能在短時間內交貨。”

除了出口替代效應影響,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梅婷還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今年前11個月出口保持超預期高增長,也由于疫情后全球經濟復蘇、需求增長,特別是在歐美財政刺激下,消費需求快速擴大,帶來歐美供需缺口,從而使中國產業鏈優勢得以進一步發揮,帶動出口大幅增長”。

此外,價格因素也拉動了我國出口額增長。王梅婷舉例稱,大宗商品價格高企、集裝箱運價不斷上漲,都會造成一定影響。

“出口價格的提升說明國際市場認可中國,說明我們的外貿轉型升級發揮了重大作用,原來只是低價競爭,現在也有提價的機會,在拓展國際市場過程中,我們雖然遇到沖擊,但外貿仍然增長,就說明我們有一定的競爭力。”白明說。

而產業鏈下游產品價格水漲船高,則與進口的許多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不無關系。海關數據顯示,我國鐵礦砂、原油、大豆等商品進口量減價揚,煤、天然氣進口量價齊升。例如初級形狀塑料進口均價每噸1.15萬元,上漲30.6%;鋼材進口均價每噸8374.2元,上漲47.2%;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均價每噸6.1萬元,上漲36.9%。

雖然隨著內需回落,我國進口增速可能走向下滑態勢,但浙商李超宏觀團隊認為,價格因素對內需走弱的利空有一定對沖。

“進入2021年,我國進出口價格指數發生了系統性變化,出口價格指數適當上行,但進口價格指數呈現出更顯著的上漲,大幅領先于出口價格指數。”李超說,“進口價格指數的上行主要是源于全球范圍內的大宗商品漲價,特別是我國較為依賴能源品、農業品的進口,截至11月上旬,反映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路透CRB指數相比去年底累計上漲超過37%,相比去年的最低點漲幅超過120%。我們認為,進口價格處于高位對進口增速有一定支撐,避免內需走弱導致進口大幅下滑。”(記者 陶鳳 呂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