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金價逼近30年高點,黃金投資大機會來了?

具備“抗通脹”和“避險”雙重屬性的黃金,近期被不少投資者重視。

數據顯示,自1990年以來,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走低,COMEX黃金期貨走高,最新價格接近最近30年高位。從最新的數據來看,黃金期貨價格較1月末增加3.5%。

更值得一提的是,黃金板塊異動拉升,銀泰黃金、西部黃金、山東黃金、中金黃金等股均處于上漲。那么2022年黃金是否具備投資價值?應該如何布局?

多重因素支撐金價反彈

一是避險情緒使然。從歷史經驗來看,地緣政治危機往往會帶來黃金避險性的買盤增加,從而導致黃金價格階段性反彈。

近期,俄烏局勢緊張,導致資金開始尋求避險,而黃金作為避險資產之一極具吸引力。

業內人士指出,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將是本周金價的推手,如果沖突進一步升級,市場有望進一步上漲。

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莫亞(Edward Moya)說,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將黃金市場推高至1900美元,1880美元水準應被證明是金價的關鍵阻力。

早在今年的1月26日,高盛分析師Mikhail Sprogis等人指出,是時候買點黃金等防御性資產了,還將金價預期從2000美元抬升至2150美元。

二是海外通脹持續攀升。近期公布的1月歐元區CPI延續上漲,同比增幅達5.1%,美國1月的CPI同比上漲7.5%,美國通脹水平處于近40年以來的高位。

美國勞工部當地時間2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非農就業新增46.7萬人,顯著高于市場預期的15萬人,為去年10月以來的最大增幅。

而黃金抗通脹屬性優異,較高的通脹水平將帶動金價上行。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黃金在低通脹(美國CPI同比增速小于或等于3%)市場環境下的名義回報約為6.38%,而在高通脹(美國CPI同比增速大于3%)市場環境下,黃金的名義回報約為15.35%。因此,中長期看,在美國通脹水平持續高企的背景下,黃金價格有望進一步上漲。

與此同時,在通脹高企的壓力下,歐美經濟體央行相繼收緊貨幣政策幾乎已板上釘釘。

早在2022年初,美聯儲公布了2021年12月議息會議紀要中超預期釋放鷹派信號的消息。2022年1月,美聯儲在FOMC會議上提出將于3月如期結束購債縮減,并暗示屆時將開啟加息。

市場預計美聯儲也將在2022年步入加息周期,但后續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根據最新報告,高盛集團和美國銀行均預計美聯儲今年將加息7次。

從歷史經驗看,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加強之際,黃金的價格維持弱勢。雖然短期的利率抬升和通脹預期的回落會使黃金價格有所承壓,但美債長端利率的長期走勢仍受經濟增長預期主導,如貨幣政策調整落地,貴金屬則會開啟利空出盡反彈的行情。

另外,“金銅比”刻畫的是黃金相對于其他大宗的低估情況。目前“金銅比”處于2010年以來較低的水平,而銅價最近表現比較強,也給金價提供了一定的動力。

未來走勢如何?

可以看出,在海外通脹持續的攀升和俄烏緊張的局勢以及全球貨幣政策收緊預期之下,給黃金帶來了一定的支撐。

方正中期期貨有限公司貴金屬研究員史家亮認為,2021年,全球黃金總需求4021.29噸,總供給為4666.12噸,供過于求的狀態仍在持續。不過,黃金價格并沒有持續大幅回落,主因在于黃金的商品屬性對價格的影響仍在弱化,黃金的債券屬性和貨幣屬性是黃金價格走勢的核心影響因素,而這又與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勢密切相關。

招金精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永慧也表示,總的來看,2022年國際金銀將呈現區間震蕩。對于黃金生產型企業來說,在今年寬幅震蕩的走勢中,主要面臨著黃金現貨的價格波動風險,如何在行情中逢高銷售是企業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

華爾街的分析師表示:“隨著金價突破走高,如果俄羅斯真的入侵烏克蘭,全球經濟可能會受到重創,面臨的風險在一直增加,不過美聯儲加速收緊政策和地緣風險加劇,這會促使投資者通過投資黃金來避險。”

不過,也有分析師表示近期黃金處于窄幅拉鋸的行情中,并沒有呈現趨勢行情,主要由于美聯儲加息和縮表預期提振實際利率的影響,黃金目前仍缺乏中長期資金的青睞。

需要指出的是,受通脹和加息因素的來回牽制,黃金始終偏于震蕩,而黃金價格走勢決定因素在于美元實際利率,未來仍面臨不確定因素。

在美聯儲緊縮力度加大的情況下,美元實際利率同樣明顯攀升。美元實際利率可以視為黃金的機會成本,一旦美元實際利率上升,則意味著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會增加,對黃金投資需求產生沖擊,未來黃金投資需求還將再次回落,短期避險驅動的ETF黃金持有量反彈是不可持續的。

總得來說,黃金在資產組合中對沖尾部風險的作用依然是其最大的配置價值所在。但短期來看,由于金融市場動蕩觸發黃金的避險需求,投資需求回升導致黃金階段性反彈,但這是階段性的,是不可持續的;

中期來看,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進程會抬升美債收益率,最終導致美元實際利率持續回升,抑制金價的漲勢,黃金還面臨較大的拋售壓力,投資者需要部署風險對沖策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