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世界觀焦點:IPO常態化的真諦是什么

(原標題:IPO常態化的真諦是什么)

紅周刊 作者 | 胡東輝


(相關資料圖)

2022年時間過半,上半年A股市場的IPO數據已經出爐,據相關媒體披露,上半年A股共有260家擬IPO企業上會,過會228家,整體過會率87.69%,較2021年上半年的89.75%略有下降。1月份至6月份的月度核發批文家數分別為31家、31家、26家、24家、18家、27家。上半年A股上市171只新股,上市新股數量相比去年同期的245家減少了30%,但募集資金達3119億元,融資額反而比去年同期猛增了45.77%,這主要是因為上半年上市了中國移動、中國海油、晶科能源等超級大盤股。這份半年度IPO數據說明了什么?

IPO常態化的基礎是市場化

之前給人的感覺是今年上半年的IPO速度有明顯放緩,但看到這份IPO數據后,發現雖然新股上市減少了30%,但融資額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大幅增加了48%。展望下半年,A股IPO還有可能再度提速,全年IPO家數有望達到330-380家,全年融資額或將再創新高,達到5600億元-6350億元。這或許就是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的IPO常態化。常態化,顧名思義,就是保持正常的狀態,這既包括把原來的正常狀態繼續保持下去,也包括創造一種新的正常狀態并保持下去。那么IPO常態化又是怎樣一種狀態呢?

在很多人看來,IPO常態化就是每年的IPO數量基本相當,或者是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增長,并且不受市場波動因素的影響。過去A股市場曾經多次發生過因為二級市場大跌而暫停IPO的情況,這在一些人看來是對IPO常態化的破壞,今后必須完全避免。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認為,IPO與二級市場的波動無關,IPO的節奏不應該受到二級市場波動的影響,IPO應該按照既定的節奏推行,這才是IPO的常態化。這么理解IPO常態化的人很多,看上去似乎也很有道理,但這并不是IPO常態化的真諦。IPO常態化應該建立在市場化的基礎上,否則還是計劃經濟的老一套。

根據市場狀況調節IPO節奏

在A股市場的早期,每年的IPO數量是有額度的,每年發多少新股,由上面綜合各方面因素預先確定,帶有很深的計劃經濟的烙印。即便是這樣,新股發行額度的多少也是要受二級市場運行狀況的影響進行調整的,這甚至成為調控二級市場的一種手段:市場低迷了,新股額度就少一點;市場過熱了,新股額度就多一點。有一年市場過熱,新股額度一下子猛增至300億元,二級市場聞聲大跌。可見IPO與二級市場是密切相關的。IPO數量的逐年增加,正是建立在二級市場規模逐漸壯大的基礎上的,每年的IPO數量不是一成不變的,究竟發行多少新股,取決于二級市場的發展狀況。

IPO常態化,應該是根據二級市場運行的實際狀況,動態調整IPO的節奏,而不是不顧二級市場的實際狀況,一定要堅持發行多少新股。但是有些人認為,IPO的節奏不應該受二級市場波動的影響,否則就不是IPO常態化。如果真是這樣,反而不是IPO常態化。IPO常態化,不是指新股發行數量的恒定,而是要根據二級市場的實際狀況進行市場化的調節,市場交投活躍時就多發一些新股,市場交投清淡時就少發甚至不發新股,靈活掌握IPO節奏。A股市場發展到今天這么大的規模,市場穩定運行的利益高于追求IPO的數量。

IPO常態化真諦是順應市場

那么A股歷史上多次發生的暫停IPO,是不是對IPO常態化的一種破壞呢?很多人認為是,并且耿耿于懷,其實并不是。歷史上多次發生的暫停IPO,都是迫不得已的一種糾偏,是為了救市,并且每次都收到了止跌的預期效果。當IPO數量過多對二級市場產生嚴重負面影響時,說明IPO常態化偏離了正確的軌道,這就需要采取強力措施來糾偏。現在誰能下結論說,歷次的暫停IPO有哪一次是錯的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市場交投清淡時少發或不發新股也是IPO常態化的題中之義,不應把IPO常態化狹義地理解為一定要每周每月都必須有新股發行。

4月底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一波漲幅超15%的行情,新股破發幾乎絕跡,于是IPO也再度升溫,擬IPO企業踴躍申報,僅在6月份,全市場就有444家IPO企業申請獲得受理。目前全市場已有1000多家公司在排隊申請上市,主要集中在科創板和創業板審核通道。IPO的堰塞湖一下子又形成了。市場熱的時候多發新股是正常的,不過當市場冷的時候,也應該少發甚至不發新股,而不要以IPO常態化為由,不顧二級市場的實際狀況固執不變。順應二級市場的發展態勢及時調整IPO的節奏,才是IPO常態化的真諦。

(本文已刊發于7月9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