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環球熱點!“德國制造”生死時刻?歷史性能源危機下面臨工廠外遷風險

(原標題:“德國制造”生死時刻?歷史性能源危機下面臨工廠外遷風險)

財聯社8月19日訊(編輯 瀟湘)隨著德國汽車零部件、化學制品和鋼鐵制造商越來越難以承受幾乎天天創新高的電力價格,這一歐洲工業的心臟地帶正面臨著潛在的“外遷潮”風險。


(資料圖片)

德國電力和天然氣價格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就翻了一倍還多,德國基準負荷電力價格周四一路飆升至了每兆瓦時逾540歐元,而兩年前這一數字還僅為40歐元。

“這里的能源通脹比其他地方要嚴重得多,我擔心德國經濟會逐漸走向去工業化。”BIW isolerstoffe GmbH首席執行官Ralf Stoffels表示。該公司為汽車、航空航天和家電行業生產硅樹脂部件。

德國的發電廠和工廠嚴重依賴于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而在近來俄羅斯削減輸歐天然氣流量后,該國想要維持電力供應和企業運轉,顯然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德國歷史上,由于能源價格高企而臨時停產的情況以前也出現過,去年12月和今年3月該國化肥和鋼鐵產量就曾受到限制,但眼下的局面無疑要更為險峻。

周四,作為歐洲基準的TTF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再度創下了241歐元/兆瓦時的歷史新高,比往年同期水平高出了約11倍。雖然德國政府通過部分舉措限制了家庭面臨的成本上升,但企業仍無法免受能源價格飆升的影響,許多企業試圖把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甚至干脆關門大吉。

德國化工巨頭贏創工業公司(Evonik Industries AG)發言人Matthias Ruch表示,“高昂的能源價格給許多能源密集型企業帶來了沉重負擔,它們本身就需要在國際市場上展開激烈競爭?!?/p>

贏創工業是全球第二大化學品生產商,在27個國家設有工廠。該公司目前正通過使用液化石油氣和煤炭,替代其在德國40%的天然氣用量,并通過提價,將一些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客戶。

“德國制造”生死時刻

盡管贏創工業的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并未設想過搬遷的事宜。但眼下,確實有證據表明,德國的工業地位正在下滑。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援引的政府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個月,德國化學品進口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約27%。與此同時,化學制品的產量則出現下滑,6月份的產量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近8%。

IMF上個月表示,由于工業領域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今年德國經濟表現將在七國集團中墊底。

歐洲最大的銅生產商、總部位于漢堡的Aurubis AG公司首席執行官Roland Harings本月早些時候表示,該公司旨在盡量減少天然氣的使用,并將電力成本轉嫁給客戶。

糖業巨頭Suedzucker AG的一位發言人則通過電子郵件寫道,其已針對俄羅斯完全切斷對德國的天然氣供應的極端假設,制定了應急能源計劃。

寶馬也正在加緊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能源短缺。這家總部位于慕尼黑的汽車制造商在德國和奧地利的工廠中運行著37個以天然氣為動力的自備設施,主要用于供熱和發電,該公司正在考慮改用當地公用事業設施。

由于能源成本高昂,包裝公司Delkeskamp Verpackungswerke GmbH計劃關閉德國北部城市諾特魯普(Nortrup)的一家造紙廠,70名工人將因此面臨裁員。

歐洲頂尖智庫Bruegel的高級研究員Simone Tagliapietra表示,能源價格的長期上漲可能最終會改變歐洲大陸的經濟格局。

他表示,“一些行業將面臨嚴重壓力,并將不得不重新考慮在歐洲的生產?!?/p>

關鍵詞: 德國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