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痹衔商贸有限公司

熱議:市場的樂觀預期有望卷土重來

6月以來,政策刺激預期開始主導A股市場,上證指數一度脫離了3200點的底部,走出了觸底回升走勢;兩市成交量也再次站上站穩1萬億。不過,受節前避險心理、人民幣貶值、外圍地緣沖突等因素影響,節前A股連續三天下跌,上證指數再次跌回3200點以下。

政策已陸續出臺,市場依然不穩。


(相關資料圖)

6月2日,國常會明確“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穩固”,要求“進一步穩定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16日,國常會強調“具備條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時出臺、抓緊實施, 同時加強政策措施的儲備,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綜合效應”,政策預期愈發強烈。

就已經出臺的政策看,存款降息(6月8日)、OMO/MLF降息(6月13日、15日)、LPR降息(6月20日)的降息三件套幾乎貫穿整個6月,備受市場關注。關于地產棚改、特別國債的小作文也神出鬼沒,沒有被證實,也不能被證偽,成為市場情緒過山車的重要驅動因素。其他如新能源汽車下鄉、地產因城施策、城市消費券等,屬于常規手段,對情緒刺激效果有限。

此外,6月以來外圍因素整體偏溫和,助力風險偏好抬升。美聯儲6月暫緩加息,符合市場預期,雖然點陣圖預示年內還有2次加息,但一切還要數據說話,對市場情緒影響有限。同時,近期馬斯克、比爾蓋茨等美國科技界大佬以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向市場釋放了中美關系階段性緩和的信號,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場情緒。

外圍掣肘消除,內部政策刺激主導,6月的A股蠢蠢欲動,上證指數脫離3200點的盤整位置;兩市日成交量也再次站上站穩1萬億。但相比2022年4月和11月的觸底反轉行情,一些投資者期待的快速上攻并未出現,本輪行情走得并不順暢,兩步一回頭,非常糾結。

行情糾結,歸根結底是對政策力度和效果仍充滿疑慮。如很多分析師認為,新一輪刺激政策的整體基調仍是“托而不舉”,托底經濟增速不滑坡,但不會大力度刺激經濟上行。政策更希望以時間換空間,等待內生動力修復,繼續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談到內生動力,目前市場主要期待兩點:

一是服務消費持續景氣,有望向商品消費擴散。4月以來,消費復蘇動力整體轉弱,但服務性消費依舊保持韌性。當前,暑期出游高峰臨近,市場期待航空、旅游、酒店以及啤酒、餐飲等行業基本面繼續有良好表現。這些行業,疫情期間普遍受損嚴重,疫后快速復蘇,從業者資產負債表持續修復,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有望逐步釋放,帶動服務行業景氣度向商品行業擴散。下半年,消費整體復蘇動力有望再次回升。

二是庫存周期觸底回升。自2021年12月以來,我國工業企業進入去庫存周期。歷史上看,主動去庫存平均持續15個月左右,本輪庫存周期受疫情影響有所延長,當前主動去庫已持續18個月。主動去庫階段,企業降價去庫存,盈利承壓(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滑4%,2023年1-4月,同比下滑20.6%),缺乏擴大再生產的動力,表現為投資和融資需求疲弱。但市場普遍預期,隨著PPI逐步企穩,工業企業主動去庫周期也有望于2023Q3結束,屆時,企業盈利預期趨穩,投融資需求有望明顯改善,助力經濟復蘇向上。

有希望,就有底氣。

既然再等三個月,經濟可能自發企穩,那么當下進行大規模刺激的必要性也就不高了。在這個意義上,市場對本輪政策刺激的力度和決心依然存在分歧,導致市場估值雖有修復,但信心脆弱、走勢波折。

不過,對投資者而言,解釋過去的行情是一回事,預測未來的行情是另一回事。過去的事情均已塵埃落定,總會有跡可循;但未來有無數可能,對應著充滿不確定性的概率集合。所以,解釋過去,可以頭頭是道;預測未來,常常頻繁打臉。

做好被打臉的準備,也不妨做一下短期預測。從概率的角度看,A股接下來的行情值得期待。一方面,后續政策仍然值得期待,既便僅是“托而不舉”,以時間換空間,基本面企穩向好也能提振市場預期;另一方面,市場情緒常常在悲觀與樂觀之間周而復始,當下市場已計入過多悲觀預期,否極泰來,未來一段時間,樂觀預期有望卷土重來。

站在一個較長的周期里,投資者的最佳策略一直是低位吸籌、持有不動。下一步的變化不可預測,當下估值的高與低卻是明牌。低位買入,耐心持有,對中間的波折反復盡量做到無動于衷,就能跑贏大多數人。

截至2023年6月21日,萬得全A、滬深300指數自2019年以來市凈率分位值分別為17.57%、8.58%,市盈率分位值為41.33%、15.96%,仍處于較低位置。無論著眼于短期還是中長期,當然都是很好的布局窗口。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關鍵詞: